学术频道

即时新闻

  • 副校长孙昊亮一行参加教育部组团式对口支援新疆政法学院2025年高校联席会议

    4月22日,教育部组团式对口支援新疆政法学院2025年高校联席会议在乌鲁木齐举行。副校长孙昊亮与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受邀出席。 孙昊亮代表学校做表态发言。他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我校学科专业的建设情况,回顾了我校与新疆政法学院深厚的历史渊源以及在师资交流、学术研讨、学生培养等方面的前期合作基础。他表示,我校将以此次对口援建为契机,举全校之力、集全员之智,与新疆政法学院携手并肩,共同书写西部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秘书处会议,并就我校对口支援新疆政法学院任务清单进行了充分讨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负责人以及中国政法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15所高校负责人参加会议。 (供稿:教务处 撰稿:王鹏飞 审核:李大勇)

    学术会议 | 教务处 | 2025-04-23 阅读:107
  • 校长范九利一行参加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工作会议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建设”研讨会

    4月17日,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建设”研讨会在重庆举行。校长范九利、副校长常安及研究生院、涉外法治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参加。 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建设”研讨会中,常安作“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法治保障、创新‘法学+区域国别+语言’有机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主题发言。他重点介绍了我校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中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法治保障国家战略、教学科研智库服务社会一体化、创新“法学+语言+区域国别”有机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践行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教育培养体制改革四方面举措。李洋就我校法律硕士(涉外律师、国际仲裁)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作了交流发言。 会议期间,范九利一行到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调研,就区域国别法研究、区域国别法治人才培养及国际合作交流等具体内容进行了充分交流。 中央政法委、最高法、最高检、中央依法治国办、司法部等特邀嘉宾、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及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高校负责人出席会议。 (供稿:涉外法治研究中心 撰稿:张超汉 审核:高翔)

    学术会议 | 涉外法治研究中心 | 2025-04-18 阅读:245
  • 我校常安教授专著入选202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推荐书目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发布了202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申报有关事项公告,公告要求相关申报成果选题应来自其发布的推荐书目。我校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人权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常安教授专著《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宪制变迁》入选推荐书目。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宪制变迁》,系国内首部从国家建设视野下研究近代以来我国的民族事务治理转型及相应宪制变迁的学术专著,系统分析了影响我国民族事务治理的相关重要宪法制度,并就特定宪法学文本与宪法性事件进行法理分析以服务于国家重大政治、法律战略需求,在法学界、民族学界、政治学界均产生了重要影响,获2018年第四届全国民族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主要资助代表中国学术水准、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学术前沿的学术精品,以外文形式在国外权威出版机构出版并进入国外主流发行渠道,旨在发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示范引导作用,深化中外学术交流和对话,进一步扩大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中外人文交流互鉴。 (供稿:人权研究中心 撰稿:王姝琪 审核:马成)

    科研成果 | 人权研究中心 | 2025-04-11 阅读:399
  • 【习近平法治思想大讲堂】孙宪忠:不动产登记若干问题研究

    3月28日,“习近平法治思想大讲堂”第十一讲在雁塔校区人权研究中心报告厅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十三届、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孙宪忠教授应邀为我校师生作题为《不动产登记若干问题研究》的讲座。校长范九利主持。 孙宪忠从1995年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存在多级别登记、多部门登记混乱的问题为切入点,指出了“关于制定不动产登记法的议案”产生的原因和背景,并论述了不动产登记从2011年起草的《不动产登记草案》到2014年颁布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的历程,指出不动产登记不仅有很强的技术性,还有思想性,要遵守“有恒产者有恒心”的思想,不动产登记的首要问题是明确不动产的范围,还要关注农村宅基地、承包地、建设用地的登记问题。孙宪忠还强调了起草制定不动产登记法的八点要求,并详细讲解介绍了“关于制定不动产登记法的议案”的主要内容。 范九利表达了对孙宪忠的感谢和对同学们的期望,强调不动产登记既具有思想性也具有技术性,关系到民生,必须认真对待,勉励大家要积极投入到不动产登记问题的研究中。 (供稿:民商法学院 撰稿:昌盛 审核:朱茂)

    讲座报告 | 民商法学院 | 2025-04-05 阅读:193
  • 我校举办第六期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专题工作坊——“DeepSeek赋能教育教学创新”实操工作坊

    4月2日下午,我校“DeepSeek赋能教育教学创新”实操工作坊顺利举办。副校长马朝琦、部分职能部门和教学科研单位负责人,及200余名教职工参加了培训。人事处处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董玮主持活动。 实务专家朱超围绕教师课堂教学全链条场景设计,带领大家系统学习了DeepSeek赋能教育教学各环节的实践路径。老师们通过现场跟学跟练,从DeepSeek融入教案编写、课程设计到课堂互动、质量评估,深度掌握AI工具的使用功能和技巧。 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系列培训既是满足教师提升数字素养的迫切需求,也是我校实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下一步,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将联合校内相关职能部门,立足学校推进教学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建设要求,持续完善“AI+”培训课程体系,使更多教职工实现从认识AI、使用AI到驾驭AI的转变,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谱写数字赋能新篇章。 (供稿:教师发展中心 撰稿:白璘 审核:董玮)

    讲座报告 | 教师发展中心 | 2025-04-03 阅读:252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王泉教授应邀来校作报告

    4月1日下午,我校邀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泉教授来校作题为《数智时代对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的报告。校领导班子、全校处级干部参加报告会,报告会由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主持。 王泉教授聚焦数智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变革性影响,系统分析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范式转型、数据治理能力等方面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数智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四重挑战、数智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变与不变、重塑教育环境变革教育模式三方面分享关键思路,提出以“智慧教育生态构建”为核心的系统性应对策略。 张军政表示,王泉教授从多个维度剖析了数智时代高等教育的现状与未来,为学校推动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践路径。他强调,学校干部职工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照当前正在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要求,以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为主题,围绕“西法大何为、西法大何应、西法大何变”等重大问题,积极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共同书写西北政法大学数智时代发展新篇章。 学校部分教师和工作人员通过网络观看了报告会直播。  (供稿:信息网络中心 撰稿:李聪 审核:贾晅)

    讲座报告 | 信息网络中心 | 2025-04-02 阅读:256
  • 我校举办“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

    为全面提升我校教师的人工智能素养与能力,提升教师数字化、智能化教学水平,促进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3月28日下午,学校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发展中心师资培训师、教学实务培训团负责人张晶副教授主讲,教务处副处长王鹏飞主持。一百余名教师参加培训。 张晶以“AI助力教学效能跃升”为主题,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场景与潜力。她从高等教育数字化政策要求入手,简要介绍生成式AI的定义、核心能力、发展历程,对比分析各种AI大模型的技术特点和应用场景,以及AI时代高校教师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结合具体案例展示智能备课、学情分析、个性化答疑等应用重构教学流程,实现从标准化到个性化的跃迁。 参会教师就人工智能如何具体应用于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积极互动和交流。 (供稿:教务处 撰稿:王筱蕾 审核:李大勇)

    讲座报告 | 教务处 | 2025-03-31 阅读: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