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上午,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调研指导座谈会在我校长安校区顺利召开。会前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与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副主委赵敏娟进行会面交谈。赵敏娟出席座谈会并讲话,社省委副秘书长、一级调研员徐炳运,社省委参政议政部干部宁光磊,九三学社西北政法大学支社社员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九三学社西北政法大学支社主委王鹏飞主持。 赵敏娟对支社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予以充分肯定。她强调,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是当前一项极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是参政党强化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要立足实际,多措并举,确保主题教育不断向纵深推进,一要紧扣学习根本,筑牢思想根基,持续强化纪律规矩意识;二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警示教育,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履职实效;三要细化落实举措,将主题教育与参政议政、队伍建设、社会服务等工作深度融合,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会议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的重要文章《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听取了我校九三支社开展主题教育工作情况汇报。各位社员围绕主题教育进行深入座谈交流。 此次调研指导为九三学社西北政法大学支社深化主题教育、加强自身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 (供稿:党委统战部 撰稿:王鹏飞 审核:马玲)
2025-07-12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代代传承”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新时代陕西省立德树人工作指南》工作部署,7月13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举办“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教育活动启动仪式,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出席并参加推进工作专题会。 本次活动以“走进革命圣地 传承红色基因 感悟思想伟力 勇担强国使命”为主题,旨在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通过推动红色文化资源深度融入“大思政课”建设和立德树人全过程,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活动通过庄重热烈的仪式教育和沉浸式文化体验,鼓舞精神、提高实效、扩大教育影响力,激发青年学子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感,凝聚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青春力量。 学校将以此次“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延安行”活动为契机,弘扬传承延安精神的情感基础和先天优势,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发扬和践行延安精神,不断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供稿:党委宣传部 撰稿:吴亢 审核:燕福民)
2025-07-147月1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副主任周玉庆一行来我校调研检察学学科建设工作,围绕深化检校合作座谈交流。陕西省人民检察院政治部主任徐彤陪同调研。校长范九利参加调研座谈会,副校长常安主持会议。 范九利对周玉庆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在最高人民检察院、陕西省人民检察院的支持下,检校双方在协同育人、科研平台共建、人才交流互聘等方面合作不断深化拓展,成效显著。学校积极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与高等学校合作的意见》,调整优化检察公益诉讼研究基地架构,依托基地整合检察方向研究力量,着力加强检察学学科建设。希望以此次调研座谈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检察系统交流合作,协作推进检察学学科建设、检察教材编写和课程建设;探索创新人才交流、学生实习实训、涉外检察研究等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检察人才培养体系,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周玉庆指出,西北地区是中国法治建设的实验田与检验地,西北政法大学地处西北,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厚的法治文化底蕴,为西北地区法治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希望从五个方面进一步完善检校合作机制,一是加大检察学学科共建力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二是建好建强检察公益诉讼研究基地,推进基地实质化运行;三是加强交流研讨,联合举办学术论坛;四是优化人员交流机制,创新交流形式,推动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五是扩大学生实习实训范围,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检察人才培养机制,共同打造具有标识度的检校合作典范。 学校有关单位负责人专题汇报了学校检察学学科建设、检察公益诉讼研究基地建设、检察教材编写、课程建设以及涉外检察研究与服务等情况,双方围绕调研主题进行深入研讨,形成多项合作共识。 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教务处、研究生院、科研处、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刑事法学院、民商法学院、检察公益诉讼研究中心、涉外刑事法治与国别检察司法研究中心等单位负责人参加座谈。 (供稿:党政办公室撰稿:周晓飞审核:蒋国纲)
2025-07-12在全国上下即将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7月12日,陕西省社科界第十九届(2025)长安学术年会分场——延安时期革命根据地红色法治文化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我校长安校区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由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我校共同主办,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省中共党史学会、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中国法律史学会革命根据地法律史研究专业委员会承办。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二级巡视员李燕军,我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承办方领导出席会议,我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兼)、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刘驰主持开幕式。 张军政代表学校致辞,他系统介绍了学校历史沿革、师资力量及办学特色,以及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希望通过本次会议进一步加强与各位专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汇聚不同学科的力量,开展多学科交流和对话,持续深化对延安时期革命根据地红色法治文化研究。 李燕军在致辞中表示,深入研究和传承延安时期革命根据地红色法治文化,对于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希望通过本次会议推出一批有深度、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传承和弘扬延安时期革命根据地红色法治文化,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开幕式上,延安大学原副校长兼党总支书记李之钦之子、山东大学法学院李道刚教授向我校捐赠李之钦先生手稿和部分藏书,我校图书馆馆长张宏斌代表学校接受捐赠。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西北大学延安精神与党的建设研究院院长梁星亮教授向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捐赠图书,刘驰代表学院接受捐赠。 陕西省中共党史学会执行会长、西安邮电大学袁武振教授,中国法律史学会革命根据地法律史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陕西省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我校马成教授,李道刚教授作主旨发言。 会议设两个分论坛,30位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交流发言。通过本次会议,更好地挖掘和利用了陕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进一步深化了对延安时期革命根据地红色法治文化研究,对传承和弘扬红色法治文化、服务国家和地方法治建设、推进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来自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郑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30余所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实务部门以及我校师生代表80余人参加会议。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撰稿:韩筱煜 审核:刘驰)
2025-07-127月10日,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与富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陕西省地理标志展示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市场监管法治创新与实践研究中心、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我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富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詹辉,副县长艾路阳等共同见证签约。揭牌仪式由富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春琦主持。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相关负责人、教师代表以及富平县法院、检察院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揭牌仪式。 郭武军在致辞中表示,此次两所研究中心的成立是政校双方响应国家法治建设号召、服务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学校将充分发挥法学学科优势,选派优秀师资力量参与中心建设,通过课题研究、人才培训、实践指导等方式,把高校智力资源转化为推动富平法治建设的实际效能,同时也将以中心为平台,培养更多懂理论、接地气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实现政校双赢、共同发展。 艾路阳表示,富平县在市场监管领域已探索形成‘执法规范化、监管智能化、服务精准化’特色路径,此次合作将实现双向赋能,富平的实践案例可为高校提供研究样本,高校的专业力量则助力推动富平市场监管从经验型向精准型转变。 研究中心将聚焦市场监管领域开展合作,并建立“领导小组统筹+执行办公室协调+专项工作组推进”的三级联动机制。预期将形成执法培训教材、风险防控流程、法规修订建议等系列成果,同时打造“普法宣传+消费教育”示范模式。 (供稿: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撰稿:魏静 审核:倪楠)
2025-07-11为完善刑事执行法律制度、回应新时代法治需求,7月11日,刑事执行制度学术研讨会在我校长安校区举办。本次研讨会由我校和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主办,我校刑事法学院承办,以“我国刑事执行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善”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机构、司法实务部门的专家学者与获奖论文代表逾百人参加会议。研讨会开幕式由我校副校长马朝琦教授主持。 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本次研讨会切中刑事法治建设关键,直面刑事司法改革的深水区挑战,对推动刑事诉讼法学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敬大力在致辞中强调,刑事执行是刑罚目的能否最终实现、司法权威能否有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能否切实彰显的最终检验场,本次研讨会旨在凝聚共识、破解难题,为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中国特色刑事执行制度体系贡献智慧力量。 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温鸿沛,陕西省监狱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苗军也分别在开幕式致辞。 主题发言阶段,专家学者们分别就监禁刑的制度与程序、社区刑及其他刑罚执行的制度与程序、刑罚执行的检察监督等内容交流探讨。 本次会议聚焦刑事执行制度的重大理论问题,深入研讨,为破解实践难题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参考和智力支持。 (供稿:刑事法学院 撰稿:李子榛 审核:孙学龙)
2025-07-11近日,九三学社西北政法大学支社主委王鹏飞撰写的文章《从“三驾马车”到“一体引擎”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创新生态》在省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被选为大会书面发言,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向党委统战部发来感谢信,并希望今后继续支持社省委的参政议政工作。 (供稿:党委统战部 撰稿:刘贝贝 审核:马玲)
2025-07-117月8日,学校召开警示教育会,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化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进一步引导全校党员干部提高拒腐防变免疫力、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驰而不息将作风建设引向深入。校党委书记赵万东主持并讲话,全体校领导、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及副处级以上干部参会。 赵万东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刘志彬通报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典型案例,与会人员集体观看了警示教育片《铁规矩 硬杠杠》。 会议指出,典型案例是最好的“活教材”“清醒剂”,全校党员干部要自觉以案为鉴、警钟长鸣,深刻汲取反面典型案例教训,把作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不断涵养清正廉洁、求真务实新风正气,确保以更严标准筑牢作风建设坚固防线。 会议强调,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休止符”。要始终保持战略定力,进一步压紧压实党委主体责任、“一把手”第一责任、纪委监督专责、领导班子“一岗双责”,推动作风建设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机制进一步夯实。要持续巩固好、拓展好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深入推进加重基层负担、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吃喝集中整治,确保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实事求是、立行立改。要坚持把学习教育同深化2025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及学校重点工作相结合,一体推进纠治作风顽疾。要持续强化纪律刚性约束,砥砺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的作风能力,为谱写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供稿:纪委机关 撰稿:王恩 审核:康鹏)
2025-07-10为确保暑期实习实训活动顺利开展,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实践育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7月8日,我校暑期实习实训工作会议在长安校区召开,暑期实习实训工作全面启动。校长范九利出席会议并讲话,副校长常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二级学院负责人参加会议,副校长孙昊亮主持会议。 范九利指出,学生实习实训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通过实习实训引导学生将理论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实习实训不是简单的“打卡经历”,而是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感悟“中国之治”的制度优势,在解决复杂问题中坚定“四个自信”。学校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育人理念,通过“学中做、做中学”的实践模式,推动学生从“理论学习者”向“社会服务者”转型,为法治中国建设输送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范九利强调,学校要进一步加强与实习单位的沟通与合作,不断优化实习实训方案,提高实习实训质量。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推动科研成果与国家法治实践深度融合。要积极拓展实习实训渠道,与实务部门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平台。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推广实习实训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特别是要向兄弟院校学习借鉴,强化习近平法治思想主题教育,丰富实践形式,将教师科研调研、法治宣讲等与学生实习实训结合起来,持续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推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再上新台阶。 教务处、研究生院汇报了本科及研究生实习实训情况,各二级学院有关负责人就本单位实习实训工作的特色与成果进行了交流发言。 (供稿:党政办公室 撰稿:杜镇宁 审核:蒋国纲)
2025-07-107月9日,我校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于长安校区校务楼二楼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出席仪式,仪式由校团委书记徐京平主持。 郭武军为实践团队代表授队旗。他勉励同学们,要在社会调查中“悟真理”,在实践锻炼中“长才干”,在服务基层中 “显担当”,要发挥专业优势,为基层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成果应用在服务人民中;要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和法律知识,助力基层发展,以实际行动彰显西法大学子的责任担当。 党委学工部部长杨明宣读了本年度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总体安排,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高见宣读了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名单,教务处副处长何玉军开展了纪律安全教育。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教师斯琴、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王仁杰作为师生代表发言。 今年我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经过自主申报、学院推荐、答辩评审等环节,共有60支团队获得校级立项。出征仪式后,他们将代表西法大青年学子奔赴新疆、西藏、内蒙古等二十余个省、市、地区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新时代青年的历史使命。近年来,我校坚持教育为本,实践育人,积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将继续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和“强国必定有我”的豪情,牢记 “严谨、求实、文明、公正”的校训,传承 “老延大”的优良传统,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担当。 (供稿:校团委 撰稿:齐格 审核:徐京平)
2025-07-107月8日,学校召开警示教育会,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化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进一步引导全校党员干部提高拒腐防变免疫力、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驰而不息将作风建设引向深入。校党委书记赵万东主持并讲话,全体校领导、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及副处级以上干部参会。 赵万东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刘志彬通报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典型案例,与会人员集体观看了警示教育片《铁规矩 硬杠杠》。 会议指出,典型案例是最好的“活教材”“清醒剂”,全校党员干部要自觉以案为鉴、警钟长鸣,深刻汲取反面典型案例教训,把作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不断涵养清正廉洁、求真务实新风正气,确保以更严标准筑牢作风建设坚固防线。 会议强调,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休止符”。要始终保持战略定力,进一步压紧压实党委主体责任、“一把手”第一责任、纪委监督专责、领导班子“一岗双责”,推动作风建设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机制进一步夯实。要持续巩固好、拓展好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深入推进加重基层负担、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吃喝集中整治,确保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实事求是、立行立改。要坚持把学习教育同深化2025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及学校重点工作相结合,一体推进纠治作风顽疾。要持续强化纪律刚性约束,砥砺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的作风能力,为谱写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供稿:纪委机关 撰稿:王恩 审核:康鹏)
在全国上下即将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7月12日,陕西省社科界第十九届(2025)长安学术年会分场——延安时期革命根据地红色法治文化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我校长安校区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由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我校共同主办,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省中共党史学会、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中国法律史学会革命根据地法律史研究专业委员会承办。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二级巡视员李燕军,我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承办方领导出席会议,我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兼)、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刘驰主持开幕式。 张军政代表学校致辞,他系统介绍了学校历史沿革、师资力量及办学特色,以及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希望通过本次会议进一步加强与各位专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汇聚不同学科的力量,开展多学科交流和对话,持续深化对延安时期革命根据地红色法治文化研究。 李燕军在致辞中表示,深入研究和传承延安时期革命根据地红色法治文化,对于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希望通过本次会议推出一批有深度、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传承和弘扬延安时期革命根据地红色法治文化,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开幕式上,延安大学原副校长兼党总支书记李之钦之子、山东大学法学院李道刚教授向我校捐赠李之钦先生手稿和部分藏书,我校图书馆馆长张宏斌代表学校接受捐赠。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西北大学延安精神与党的建设研究院院长梁星亮教授向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捐赠图书,刘驰代表学院接受捐赠。 陕西省中共党史学会执行会长、西安邮电大学袁武振教授,中国法律史学会革命根据地法律史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陕西省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我校马成教授,李道刚教授作主旨发言。 会议设两个分论坛,30位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交流发言。通过本次会议,更好地挖掘和利用了陕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进一步深化了对延安时期革命根据地红色法治文化研究,对传承和弘扬红色法治文化、服务国家和地方法治建设、推进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来自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郑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30余所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实务部门以及我校师生代表80余人参加会议。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撰稿:韩筱煜 审核:刘驰)
6月29日,第四届长安经济法青年博士论坛暨“经邦济世”青年学术奖学金颁奖典礼在西安举办。本次论坛由我校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法律科学》编辑部,以及《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共同承办。副校长孙昊亮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论坛开幕式由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倪楠主持。 论坛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由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薛亮、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学科带头人韩利琳,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学科带头人曹燕主持。经组委会多次评审,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16位博士从180位博士中脱颖而出并在论坛现场进行论文汇报分享。 论坛邀请《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卫玲,《法律科学》副主编马治选、兼职副主编孙尚鸿、肖新喜,《西安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副主任任红梅,《法学教育研究》副主编余涛,《法学评论》编辑李安安,《人文杂志》编审牛泽东,《法律科学》兼职编辑鲁甜、赵菁等10位核心期刊编辑作为评审嘉宾进行现场打分、点评。 论坛期间,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青年教师赵菁、车东昇分别介绍了“梁肇汉杯”优秀论文奖学金、“徐健杯”长安优秀法学作品奖评选情况,并邀请学院教授强力,“徐健杯”长安优秀法学作品奖出资人、北京金德律师事务所主任徐钢等嘉宾为获奖者颁奖。 (供稿: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撰稿:魏静 审核:倪楠)
6月7日下午,学校在雁塔校区召开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专项工作会,校长范九利、副校长孙昊亮出席,副校长常安主持。 范九利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紧扣新时代学位点建设要求,加快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各学科博士培养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学科方向凝练、培养方案优化、导师队伍建设等环节,切实增强我校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影响力。要以科研创新驱动学科发展,整合资源激发活力。要建立跨院校、跨领域合作机制,尤其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领域,要创新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打造适应全球治理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储备,为法治教育强国与国家高端人才战略输送优质力量。要统一行动、协同落实,积极主动作为,以务实举措推进博士点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新成效。 研究生院副院长赵彩如汇报项目博士导学关系调研情况,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洋汇报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情况和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指导意见,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黄远江汇报“一带一路”高端法律人才博士项目工作方案。 各专业(方向)负责人,党政办、纪委机关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并进行交流讨论。 (供稿:研究生院 撰稿:冯佳慧 审核:常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代代传承”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新时代陕西省立德树人工作指南》工作部署,7月13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举办“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教育活动启动仪式,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出席并参加推进工作专题会。 本次活动以“走进革命圣地 传承红色基因 感悟思想伟力 勇担强国使命”为主题,旨在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通过推动红色文化资源深度融入“大思政课”建设和立德树人全过程,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活动通过庄重热烈的仪式教育和沉浸式文化体验,鼓舞精神、提高实效、扩大教育影响力,激发青年学子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感,凝聚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青春力量。 学校将以此次“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延安行”活动为契机,弘扬传承延安精神的情感基础和先天优势,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发扬和践行延安精神,不断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供稿:党委宣传部 撰稿:吴亢 审核:燕福民)
7月2日,我校在长安、雁塔两个校区举办“情满西法大 未来皆可期——包饺子 送骄子”活动。校党委书记赵万东、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副校长赵全宇、校党委委员宋白与部分教职工齐聚一堂,共同为2025届毕业生送上母校的深情祝福与暖心告别。 师生同乐包饺子,温情满满送祝福 活动现场,校领导与老师们一起动手为毕业生包饺子,一盘盘饱含深情的饺子,承载着母校对毕业生的殷切嘱托与美好祝愿。毕业生们凭专属“骄子券”免费领取暖心饺子,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更感受到来自母校的温暖关怀。 与学子共餐话别,祝福伴青春远航 在长安校区与雁塔校区,老师们与毕业生围坐餐桌,在热气腾腾的饺子香中共话离别情、共寄新期许。老师们勉励同学们牢记“严谨、求实、文明、公正”的校训,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勇担使命,为祖国富强贡献西法大力量;祝愿学子们带着对未来的期待,踏实走好每一步,平安喜乐,前程似锦。 留言墙写下青春印记,时光笔绘未来星辰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留言墙,毕业生们纷纷写下毕业心愿和对母校的祝福。“西北政法大学我的青春4年”“和西法大一起越来越好”“愿我们再次在光明的地方相见”等真挚话语贴满墙面,纸短情长,道不尽对母校的眷恋和祝福,写不完对未来之憧憬与豪情。 一盘饺子,一份心意;一句祝福,一生牵挂。毕业不是终点,当毕业季的骊歌渐渐远去,愿2025届西法大学子们带着母校的祝福奔赴山海! 本次活动由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学工部(学生处)、研工部和后勤保障处联办。 (供稿:后勤保障处 撰稿:李振林 审核:陈建宁)
为深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与高等学校合作的意见》精神,以高质效检校合作助力检察工作和教育强国建设高质量发展,6月20日,我校与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在京举行了检校共建实践教育基地揭牌仪式。我校副校长马朝琦,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钟达先,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建辉等双方代表出席活动。签约仪式由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建辉主持。 马朝琦高度赞赏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始终把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服务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为职责使命的长期坚守,针对希望双方依托共建基地,推动检校合作向规范化、系统化纵深发展,提出了三项展望。一是推动资源共享,打通学校与检察平台一体人才培养机制,实现教学与实践平台相融合,联合组织实习、实训,建成人才培养高地;二是促进优势互动,探索实务导师与教学科研骨干协同机制,共同开展学术研讨、科研攻关与实务探索,双向提高检察学研究质效,建成理论研究高地;三是聚力协同攻关,聚焦前沿领域联合研究,共同探索推动涉外刑事检察电子数据库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出一批理论实践结合优质成果,探索实施建成检校合作品牌。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钟达先在致辞时表示,学校与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开展检校共建是法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举措,对提升检察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在检校共建项目落地的过程中,应探索实现以下四项目标:一是健全双向交流机制,打造互聘共育新范式,推动“实务殿堂”与“学术高地”的深度碰撞。二是创新联合培养体系,共建核心教学资源库。三是强化学科体系建设,提升检察学术影响力。四是深化理论研究合作,围绕涉外检察、公益诉讼等领域开展课题合作,贯通教研用全链条,打通理论与实务“双向通道”。 活动中,双方围绕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履职实务、教育培训等方面展开了深度交流。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二分院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在办理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公益诉讼检察、信调宣案以及机关团委青年工作等领域的经验与成果与从检感悟。我校刑事法学院院长冯卫国,证券金融犯罪研究院院长冉巨火,涉外刑事法治与国别检察司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汪鹏分别介绍了学校的教学科研实力、师资队伍建设及近来的社会服务成效。双方共同签署了《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与西北政法大学合作协议书》,并隆重为检校共建“实践教育基地”揭牌。 (供稿:刑事法学院 撰稿:汪鹏 审核:孙学龙)
7月3日,由省委依法治省办举办的陕西省“2024年度法治人物”暨“2024年度法治事件”发布仪式在西安举行。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刘强出席仪式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我校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院长舒洪水教授荣获陕西省“2024年度法治人物”称号。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参加发布仪式。 舒洪水从教20余年来,始终牢记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对党忠诚,永葆初心使命;聚焦科研,治学严谨精臻;心系边疆,积极投身社会服务;充分发挥以文辅政、以智资政作用。坚持不懈推动刑法学、反恐法治、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在反恐制度健全、国家安全事务建言献策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获得国家社科规划项目优秀证书、中国法学会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优秀成果二等奖、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学校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工作,弘扬法治精神,彰显法治力量,尊崇法治、践行法治,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为法治陕西建设贡献更多西法大力量。 (供稿:党委宣传部 撰稿;吴亢 审核:燕福民)
7月10日上午,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调研指导座谈会在我校长安校区顺利召开。会前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与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副主委赵敏娟进行会面交谈。赵敏娟出席座谈会并讲话,社省委副秘书长、一级调研员徐炳运,社省委参政议政部干部宁光磊,九三学社西北政法大学支社社员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九三学社西北政法大学支社主委王鹏飞主持。 赵敏娟对支社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予以充分肯定。她强调,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是当前一项极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是参政党强化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要立足实际,多措并举,确保主题教育不断向纵深推进,一要紧扣学习根本,筑牢思想根基,持续强化纪律规矩意识;二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警示教育,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履职实效;三要细化落实举措,将主题教育与参政议政、队伍建设、社会服务等工作深度融合,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会议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的重要文章《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听取了我校九三支社开展主题教育工作情况汇报。各位社员围绕主题教育进行深入座谈交流。 此次调研指导为九三学社西北政法大学支社深化主题教育、加强自身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 (供稿:党委统战部 撰稿:王鹏飞 审核:马玲)
7月1日,“丹心绘党魂·翰墨颂华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师生书画作品展在校务楼一楼大厅举办。校党委书记赵万东、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参加活动。 本次书画作品展由党委宣传部、学工部(学生处)、校团委、校工会、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主办,艺术中心美术工作坊承办。活动作品汇集了校工会教师代表作品、校团委校园艺术节优秀作品、繁星·计划学生国画班作品以及美术工作坊学生作品。作品以书言志、以画寄情,深情讴歌党的光辉历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美术工作坊参与活动的戴佳怡同学表示:“我一直在美术工作坊系统地学习中国画,延续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完成这幅国画作品时,我以牡丹喻繁荣,以蝴蝶表祥瑞,用笔墨勾勒对党和祖国的深情。此次参展是一次美育实践成果的展示,更激励着我作为西法大学子用画笔传承红色基因,续写时代华章。” “丹心绘党魂·翰墨颂华章”书画作品展不仅是我校师生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深情献礼,更是一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红色革命文化的生动实践,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抒发爱党情怀、展示艺术才华的平台。 (供稿: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 撰稿:刘珏 审核:刘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