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宝军主讲“人物类纪录片创作中主体意识的介入”

西北政法大学 2015年08月26日

      3月23日晚7点30分,新华社CNC电视节目制作管理中心主任马宝军老师以“人物类纪录片创作中主体意识的介入”为主题,在我校天秤楼B座201教室为我校师生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讲座由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王俊荣教授主持,学院院长孙江教授、刘驰副书记、影视编导系系主任刘丽华副教授以及人民网要闻部副主任杨成老师也旁听了讲座。

      在专业领域,他是一名出色的导演和制片人,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纪录片。在今天他以一名老师的身份,以前辈的姿态向众新传学子讲授了有关纪录片创作及拍摄的经验。讲座一开始,马宝军老师为学生们放映了自己五年前参与拍摄的纪录片《感动中国》之《灵魂之舞·邰丽华》,短片中,编导从邰丽华一个聋哑人引出众多残疾人身残志坚追求舞蹈梦想的故事,向我们展现纪录片从小到大、由点到面的创作角度。

      马宝军老师以“俯仰之间”四个字精辟概括了对于拍摄大人物与小人物角度与技巧的差别。例如在拍摄孔繁森时,就以孔繁森的孝顺为切入点,描写了“大人物”孔繁森作为儿子对家中九十岁老母亲的爱,让观众从不同角度认识了一个更加细腻的孔繁森。所谓采访人物的要求即是“真实、平凡、伟大、亲切。”在拍摄纪录片时不仅应从角度描写人物,也应从高度记录人物。所谓“观历史,登高望远。”这也是马宝军老师讲述的一个重点。他认为纪录片不能局限但也不能脱离实事求是这一点,真正的纪录片要真实地记录,冷静地旁观。

      “化词句为影像,化人物为细节”这是马宝军老师对主体意识介入第二个方面“结构介入”的心得。他说,自己是从“感动中国”项目开始接近纪录片,自谦在纪录片方面自己还是一个新人。从曾经的新闻编导到如今的纪录片编导,他坦言自己也曾迷茫过。在他的心目中,纪录片主体意识介入就是怎样去做好一个好编导。

      不可否认,声音在影像作品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包括背景音乐、同期声、解说在内的这一切的声音就是马宝军老师本次讲座主题的最后一个方面。他用“大音希声”四个字来概括该方面。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他告诉大家,音乐最动人的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瞬间,而纪录片中音乐处理的关键则是“留白”。对于解说,则是能少就少、能无便无,切忌通篇解说。

      本次讲座的最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孙江教授代表学院聘请马宝军老师为“新闻传播学院实践导师”,并向马老师颁发了聘书。

(记者:和丽娜 吕卓培 摄像:崔思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