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新远教授: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大关中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

陕西日报2016年4月26日第7版 2016年04月27日

  “十三五”规划确立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凝聚了各方面共识,回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是助推“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发展理念。大关中经济增长与发展要正确把握当前经济的新特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实现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

一、大关中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面临的新特征

经济增长与发展并不是完全相一致的,有时,增长并不意味着发展。要实现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发展,就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大关中地区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要更为关注经济增长与发展协调同步的问题。

(一)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新常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依靠需求侧调整与改革的方式来实现的,主要表现为扩大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净出口增加“三驾马车”驱动的增长模式。这种增长模式基于凯恩斯的短期分析模型,用相应货币和财政政策来实现,表现为高投资、高增长。这种高投资扩内需强刺激的需求侧经济管理模式,很快就出现了严重的投资回报递减现象。随着需求管理边际效益不断递减,单纯依靠刺激内需无法解决产能过剩等结构性问题,经济态势因此正在发生逆转,并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经济的新常态。

(二)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当前的经济表面上看是有效需求不足,实质上是有效供给不足。有效供给不足,导致大量有效需求外溢,境外消费有增无减。而供给侧不足,主要是由于供给结构错配所致。以往依靠需求推动的经济高增长解决了“有没有”量的问题,而现在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则是要解决质“好不好”的问题。这就意味着,经济增长动力要由投资需求向创新驱动转变。“十三五”期间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窗口期,要尽可能化解过剩产能,降低实体经济成本,解决好经济运行质量,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解决好政府自身的“体制性障碍”等问题。

二、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大关中经济增长与发展

经济发展不但要按照经济规律,且要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创新、协调发展符合经济规律,绿色发展合乎自然规律,开放、共享发展顺应社会规律,大关中应该按照这些新发展理念来推进经济增长与发展。

(一)坚持创新发展,构筑产业新体系。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关中地区是全国科研、教育及人才资源高地,将科技教育及人才优势转化为经济和文化优势,就要通过制度创新来激励人才自由流动及创业。要充分认识城市、产业和人才三者的关系,产业依托城市发展成本较低,人才是支撑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城市和产业是吸纳和留住人才的平台。大关中区域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城市的发展规划与产业规划布局,需要跨城市协调创新。

创新是发展的新动力,创新就要破除体制障碍。在大关中区内,各城市的经济总量规模、发展水平、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程度等都存在明显差异,区域内产业发展的互补和整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关中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必须提高地区间产业合作水平,推动区域经济协作,促进区域内的互补性水平分工及配套性垂直性分工。要特别强调的是,关中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传统农业耕作区,农业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关中发展农业现代化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在城市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中,要充分考虑农业现代化的一系列问题。

(二)坚持协调发展,增强经济发展协同效应。协调发展注重解决的是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是发展的内在要求。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可能封闭地、孤立地运行和发展,必须与区域内外不断进行产品、技术、资金、人才、信息、观念等的交流和传输,如此才能产生自组织功能,使区域经济走上协调、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是相互依存和不断融合的过程,其中的关键是要消除城市间有形无形的“篱笆”,让区域内的资金、技术、人才等顺畅流动。大关中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还要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只有实现在空间上的连续性和网络化,才能提高其利用功效,继而提高经济运转的效率。

(三)注重绿色发展,打造宜居城市。绿色发展注重解决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是社会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对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积极回应。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方向。在大关中区域内,要打造一些主体功能错位发展的宜居城市。要在加快大城市发展的同时,在投资、项目选址、城市用地、户籍管理等方面给予中小城市适度倾斜,促进其发展;要将区域内县级市及县城发展成为具有较大人口容量、用地规模适当、服务体系健全、形成特色产业、辐射力强的中小城市。对小城镇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鼓励和引导乡村人口向小城镇有序集聚,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四)扩大开放发展,构建统一大市场。开放发展注重的是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大关中区域处在“东引西进”、“南接北应”的结合部位,区域对外开放政策环境的协调和无差异性,是跟进国家产业政策和引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迫切需要,区域内部互相开放政策环境的改善和协同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要创新内外开放的政策环境,构建低交易成本的区域统一市场,减少经济发展中的冲突和矛盾,真正发挥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

区域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集聚性和流动性。大关中区域内各城市应该外延发展空间,形成区域统一大市场,在更大空间发挥各自的产业比较优势。城市一般具有较强的集聚和扩散效应,要以开放的心态,发挥城市的扩散功能,提高区域内全要素生产率,以扩张城市的市场性占有、配置和资源利用,促其进行广域性流动和交换,形成更大空间的经济协作体系,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五)实现共享发展,促进充分就业。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大关中区域应该努力改善投资环境,促进高效率经济组织的生成。要在区域内整合现有效率低下的企业,营造亲商、安商的环境,鼓励创新创业,努力提高区域内千人企业数,促进充分就业,实现经济发展成果的人民共享。

(作者系西北政法大学教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