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约克大学Micheal Beaney教授来我校作学术报告

西北政法大学 2012年01月11日

    2011年12月26日下午三时,英国约克大学哲学系教授Michael Beaney先生在三号教学楼302教室做了题为“创造性的概念与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关键的创造性转折点( Conceptions of creativity and a key creative moment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主办,院长张周志教授主持,参加报告的有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小琪、郭明俊、张波等教师以及本院的部分研究生、本科生。

    Micheal Beaney教授的报告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分析“创造性”的概念。开场先以《论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庄子》的“吾生也有涯,而思也无涯”作为引子,引出“创造性”的概念。辨析何为真正意义上的创造,他指出“创造性” 从定义上需满足三个条件:原创性(originality)、价值(value)与意图(intentionality)。创造性应该以生产新的思想(produce new ideas)、新的思想应该有价值(valuable)、审慎的思想过程(deliberate process)来界定,而创造性的概念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特性即组合性(combinational)、探究性(explorational)和可转换性(transformational)。而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西方哲学正是符合了这一系列特征,这就转入到第二部分即德国哲学家弗雷格对数理逻辑的奠基性的作用的分析。Beaney教授重点分析了弗雷格的逻辑学,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极为关键的创造性的转折点。弗雷格是现代逻辑的发现者和分析哲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对现代逻辑的发现是分析哲学发展史上的一项最重要的事件。弗雷格的逻辑是全新的,包含着价值与意图,极为完美地满足了创造性的所有关键要求。Beaney教授依次分析了弗雷格的逻辑中的原创性、价值与意图之所在,并且分别从组合型创造性、探索型创造性和转化型创造性三个视角分析了弗雷格的逻辑的创造性。弗雷格所开创的逻辑学与语言哲学因而成为了创造性的典范,并且因其强大的生成性与深远的影响成为了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极为关键的创造性的转折点。Beaney教授对创造性概念与理论的全面阐述,尤其是以弗雷格为经典案例所做的深入分析,澄清了创造性的真正内涵与实质所在,并且精辟地展示了弗雷格的逻辑学与语言哲学的精粹。

    在随后的提问环节,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的师生就创造性问题、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与分析哲学中其他几个关键问题与Beaney教授积极展开互动,Beaney教授耐心而详尽地回答了提问,并且为进一步思考提出了思路建议。在场师生从整个报告中获益匪浅,以热烈的掌声对Beaney教授报以感谢。

    最后,张周志教授对其要点做了回顾与梳理,并做了高度评价,并代表学院再次感谢Micheal Beaney教授做的精彩演讲并衷心希望与约克大学哲学系建立起长期合作交流的关系。临近五时,报告在老师和学生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Michael Beaney教授于1990年在牛津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曾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利兹大学、伯明翰大学等校任教,并于2011年度担任中国北京大学的客座教授。Michael Beaney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语言哲学、分析哲学与逻辑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