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行“强化协同创新育人助推法学一流建设”工作推进会

  • 2019年06月20日
  • 西北政法大学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完善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培育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增长点,加快法学国内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和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助力高水平大学建设,6月20日上午,我校在长安校区举行“强化协同创新育人、助推法学一流建设”工作推进会。

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分党组副书记、副庭长何莉,太白县人民政府县长张建科,太白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柳鹏举,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汤晓军,西安市长安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超峰、副局长巩静海,南京通达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汤军,我校校友、诉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阮伟锋,我校校友、成都斯沃茨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赵晓阳,校党委书记宋觉、校长杨宗科等学校领导,各法学院、公安学院负责人,法学学科带头人,有关部门负责人,实体性研究机构、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法学专业博士、硕士、本科生代表5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赵健主持。

副校长漆思宣读《西北政法大学关于成立军民融合发展研究院、人工智能与智慧法治研究院的决定》和《关于两个研究基地获批省级重点研究基地及负责人聘任的决定》。

杨宗科为新成立的军民融合发展研究院、人工智能与智慧法治研究院授牌,并为军民融合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董玮、人工智能与智慧法治研究院院长陈京春颁发聘书。

宋觉为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政府法治建设研究中心”、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地区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法治研究中心”授牌。杨宗科为地方政府法治建设研究中心主任王周户、西北地区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舒洪水颁发聘书。

学校与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第二国际商事法庭签署深化庭校战略合作协议,与太白县人民政府签署校地战略合作协议,与长安区司法局签署枫桥经验“人民调解长安模式”合作协议,与南京通达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诉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斯沃茨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共建协议。

何莉在讲话中表示,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第二国际商事法庭将继续加强与西北政法大学的合作交流,通过庭审进校园、开展座谈会、接收实习生、青年挂职学者、互邀授课、专题研讨、联合党课、编写案例教程等形式,拓展合作交流的形式和内容,推动庭校合作向纵深发展,形成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庭校合作新格局,共同促进法学教育、法学研究与司法实践良性互动、紧密结合。六巡将发挥优质实践资源优势,助力学校法学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同时,也将借助西北政法大学雄厚的科研资源,及时将法学研究成果运用到司法改革实践,确保庭校合作取得实效、实现双赢。

张建科代表太白县委、县政府对西北政法大学在“法治太白”建设中的支持表示感谢。他强调,太白县委、县政府将以本次校地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西北政法大学的合作,借助西北政法大学优质法学教育资源,扩展在法治教育、人员培训、干部挂职等方面的合作,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可持续的合作关系。

汤军介绍了南京通达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服务智慧司法方面的成功实践。他表示,愿进一步加强与西北政法大学在智慧法治教育领域的合作,推动产学研协同发展,深度参与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为推进中国司法进步贡献力量。

阮伟峰介绍了新技术革命对司法实践和法学人才培养带来的影响。他表示,愿发挥在智慧司法云平台方面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回馈母校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工作。

军民融合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董玮、人工智能与智慧法治研究院院长陈京春、地方政府法治建设研究中心主任王周户、西北地区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舒洪水分别作了表态发言。

杨宗科在总结中指出,今天签署的6个协议体现了合作共建单位对西北政法大学的信任和支持。新成立的两个研究院,是西北政法大学在长期学术积淀和学科探索的基础上,经过精心论证、审慎研究决定成立的;两个省级哲学社会重点研究基地,是西北政法大学聚焦协同创新平台,通过长期培育、精心打造的基础上获批的。西北政法大学希望以此为契机,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优化学科结构,推动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建设,构筑法学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的新动能、新高地,完善协同创新育人机制,制定出具有西法大自身特色的新法学方案,培养出新时代需要的高素质法治人才,从而助推法学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他强调,法学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根本指针,创新法学学科体系,创新法学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协同创新机制;要把坚持问题导向、协同创新,服务国家战略、社会发展需求作为重要牵引,努力为党和国家述学立论、建言献策;要把优化西法大新法学方案、完善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政产学研协同育人、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作为落脚点和着力点,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更好地服务全面依法治国。(供稿:党政办公室 摄影:新闻中心 朱风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