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西北政法大学专家观点:中小学“停课不停学”要“一校一策”

  • 2020年02月19日
  • 今日头条·陕西法制网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侯学华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属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正常的公共秩序产生的影响是不可逆的。教育系统如何应对重大疫情对教育秩序的冲击,确保教学秩序,这是公共政策研究的范畴。在“特殊时期”,教育部出台的“停课不停学”的政策引发全民“热议”,“网上授课”让中小学教师一片“哀嚎”,直呼一夜之间成为不合格的“网络主播”,中小学生家长也“苦不堪言”,哀叹工作与全职辅导教师的“角色冲突”、力不从心。政策执行效果如此不堪,不得不让人反思,究竟是教育部出台“停课不停学”的政策出了问题,还是政策执行过程出了问题?

一、“停课不停学”的政策初衷与原则没错

“停课不停学”是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指导新冠肺炎防控期间教学秩序的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具有全局性的科学指导价值,执行者只需按图索骥,因地制宜,亦步亦趋便可实现公共政策目的,实现公共政策的原始价值。因为,公共政策的产生是政治系统运行过程的最终结果,其目的是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后方案,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行动的权威规划或行动方案。

“停课不停学”是适用于全国教育系统的特定政策,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教育工作的权威性指导意见。其出发点是确保全国教育秩序持续稳定,不能因为新冠肺炎疫情严重而导致教育事业停滞,也不能因为“推迟开学”而延误学生学习,确保“教师不停教,学生不停学”。那么,教学过程如何开展呢?教育部的指导意见是“一省一策”“一校一策”。而且,教育部明确指出,网上学习是一项临时应急措施,“停课不停学”不是指单纯意义上的网上授课,也不只是学校课程的学习,而是一种广义的学习,只要有助于学生成长进步的内容和方式都是可以的。

从教育管理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公共政策是恰适的,因为政策涉及到的学校既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也包括职业中专和普通高校,而且,涉及到的课程也不仅仅是语数英、数理化,还包括音体美等专业技能课程。教育部制定政策的初衷是确保疫情防控期间的教育秩序持续、稳定,但无法为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教师提供具体可行的方案。不过,教育部也明确提出了指导原则和保障措施:免费开放各类在线精品课程,没有必要强迫教师自己录课,或者必须在线直播。因此,“停课不停学”作为公共政策不是指单纯意义上的网上学习的指导文件,而是应对疫情的一项临时应急措施,是指导性的政策,而非强制性的政策,因此,教育部多次声明,只要有助于学生成长进步的内容和方式都是可以的。

二、“停课不停学”的政策缘何在执行过程中怨声鼎沸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停课不停学”政策的实行效果差强人意,中小学教学秩序在教师、家长的吐槽中基本稳定了,保证了如期“开学”,但是,家长、教师吐槽形成的舆论也集中反映出一些问题:一是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误读了教育部政策,曲解了“不停学”的内涵,以“网课”代替“网络教学”,片面将完成计划课程教学任务理解为“不停学”的全部内容;二是以“全民网课”的代替了“教师不停教”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过程失控,动效果差,学习效率低,具有典型的“形式主义”特征;三是将专业教学的部分责任转嫁给家长,加重了家长负担,在“网络授课”过程中,家长全程参与、监督、协助、课下辅导,成为“一对一”教学的专职教辅人员,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四是网络教学设施投入不足,既有网络教学资源综合利用不够,公办教育资源与社会办学力量融合不够,难以形成教育合力,无法确保“停课不停学”的教育效果。

总体来看,导致这些问题的诱因有三个:

首先,各地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误读了“停课不停学”的政策内涵,犯了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常见错误。其表现是层层转发通知,不消化,不变通,看似“原汁原味”,却犯了“以文件落实文件”“以通知落实通知”的形式主义错误,忽略了“一地一策”“一校一策”的本质要求。

其次,政策执行主体淡化了教育、教学的专业性、特殊性和长期性特征,缺乏对“不停学”“不停教”政策的细化和执行细节的深入研究,具有“外行指导内化”的典型特征。无论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具有一定的专业特殊性,从业人员都受过特定的专业训练,即使“网课”“网络教学”“课堂教学”也有特定的教学组织形式和适用范围,绝非一纸公文、一哄而上,一朝一夕就可实现的。若把“停课不停学”等同于“网络教学”,几天之内从农村到城市学校实现“网课全覆盖”,其实质是基础教育的“大跃进”,漠视教育教学基本规律,无视网络教学客观条件,这是对公共政策的错误执行,有百害而无一利。

最后,基础教育市场化倾向严重。中小学生家长普遍患有“升学焦虑症”,早已习惯“唯成绩”论教育成败,社会办学机构乘虚而入,以商业营销方式推送“网课”。同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不作为,对政策理解不到位,对“学生如何学”“教师怎么教”“家长如何做”没有分类、细化指导,直接促成了“全民上网课”的教育怪象。当然,学校是“全民上网课”的直接执行者,在执行教育主管部门的命令时唯命是从,不搞变通,仓促要求教师录课、直播。再加上社会教育机构“免费试听”的营销轰炸,让所有家长误以为上网课是唯一的正确选择,即使有异议也敢怒不敢言,被迫督促孩子上网课。一时间,“停课不停学”等同于把课堂教学直接搬到了互联网,“上网课”“看直播”不仅劳民伤财,也让教师、家长苦不堪言,还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三、落实好“停课不停学”政策的五点建议

在新冠肺炎疫情扩散的特殊背景下,“停课不停学”有其公共政策的特定内涵,必须立足“特殊时期”不能集中授课这一客观现实,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科学组织,确保教育过程完整、效果显著,而不是片面地以“网课”形式代替“教育教学”的全部内容,简单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家长和学生必须通过正确理解“不停学”的真实内涵,充分利用好互联网技术和现有教学资源,选择切实可行的学习方式促进三者之间的有效互动,适当丰富“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既要实现“教”与“学”的过程互动、衔接,又要确保教学质量。这是关系到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过程创新的复杂系统过程,不可等闲视之。基于此,特建议如下:

一是要将教育教学政策制定主体与教学实施主体分开,明确教学实施主体在政策落地落实落细的权责。“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政策制定主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各省市区县教育主管部门是贯彻落实这一政策的执行主体,负责监督、检查政策落实、执行的效果,可根据各自管辖权限制定推进政策落地的保障性配套措施,重在研究“一地”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出台适合本地管辖权之下的政策,而非简单地抄转文件,一发了之。

二是要明确专业教师在组织、实施专业教学的自主性,不宜强制开设“线上直播”,整齐划一“签到打卡”。学校和专业课教师是新冠肺炎防控时期“停课不停学”政策的最终执行者,教学行政主管部门应将教学的自主权下放,主动承担政策制定与教学资源的统筹协调工作。在疫情防控期间,要充分尊重上课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赋予其更多的教学改革自主权,允许其自主选择教学形式,在完成既定课程教学内容的前提下自由组织教学活动,而非命令其接受“网课”“录课”或被迫“线上直播”。

三是以“停课”为契机推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改革“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僵化的中小学教学“考核模式”,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增加素质教育、国情教育、公共卫生教育等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防控新冠肺炎校园传播期间,“停课不停学”政策为教育公平提供了原始公平的起点,教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家长通过家庭教育激发学生的课外学习兴趣,以兴趣教学补充课程教学,以启发、诱导式教学代替死记硬背的灌输,通过比较学习改变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停课”可以给教师思考、研究教学改革的空间,增加师生“一对一”的教学互动时间,提高个性化辅导的效果,推动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学校利用“停课”时间探索“一校一策”的创新改革,组织教师研究教学改革,挖掘每个教师的潜力,激发教师教学改革创新活力,探索素质教育和公民教育的新形式、新办法。

四是以“一地一策”政策落地为改革契机,以县(区)级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为中心,建立科学合理的县级基础教育管理创新体制。基础教育行政化的弊病体现在僵化的应试教育模式,教学内容固化,教学手段单一,国情、省情、市情教育缺失,公民素质教育形同虚设。“停课不停学”的政策本质上是“一地一策”,赋予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自主改革创新的权力,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有效统筹辖区教育资源建立优质教学资源数据库,利用县级网络教学平台,设定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内容和目标,推动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

五是落实“一校一策”,不搞“一刀切”,积极推动学校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发挥组织带动、示范引领作用。学校是基础教育教学的组织单位,也是教学改革实验场,只有充分调动教师、学生之间的有效合作,才能推动专业教学改革。“一校一策”实质上是赋予学校充分的自主权,以新冠肺炎疫情有效防控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开展教学活动,达到“停课不停学”的教学效果。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学校应科学调研,充分准备,盘活校内外资源,确保“停课不停学”的政策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落地生根,通过切合实际的改革创新,提高“一校一策”的教学质量。

总之,“停课不停学”是导向性公共政策,其执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绝不可一哄而上,一蹴而就。避免其流于形式、华而不实的关键在于吃透政策的精神与内涵,建立起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统筹运行体系,充分发挥学校作为具体组织实施者的主观能动性,有效调动一线教师的教学改革创新积极性,激发学生、家长的参与积极性。同时,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要善于倾听、吸纳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授课形式和授课内容,避免“一刀切”的行政强制和签到打卡式的形式,才能将“停课不停学”的政策贯彻落实好,确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的教学秩序稳定、教学行为规范和教学质量提升。

作者简介:

侯学华(1974-),山东日照人,博士,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院长。西北政法大学校级重点人文社科基地网络政治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西北政法大学“民主协商与陕西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青年学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

责编:陕西法制网 郑黎波

相关新闻

  • 【法治网】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培训基地落户灵武

    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培训基地落户灵武 法治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薛金丽 10月8日,西北政法大学高级法律研修(宁夏)班2023级秋季班开学典礼暨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培训基地揭牌仪式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召开。 (仪式现场) 开学典礼上,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代表学校致辞,并与灵武市委副书记、市长杨玉龙为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培训基地揭牌。灵武市150名党政人才参加开学典礼。 [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和灵武市委副书记、市长杨玉龙共同为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培训基地揭牌] 此次西北政法大学高级法律研修(宁夏)班2023级秋季班面向灵武市共招收60名学员,学制二年,学员周末在灵武市上课。在课程设置上,主要教授《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并开设前沿专题讲座、实时热点讨论等实用性课程,提升学员综合能力。同时,完成研修班规定课程学习且考核合格的学员可获得西北政法大学高级法律研修班结业证书,其中符合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条件的学员,可申请西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 据介绍,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培训基地是该校首次在学校主校区以外挂牌的第一个培训基地。范九利表示,此次培训基地的成立是落实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实践,是为了满足在职人员在学位层次和知识技能提升等方面的需求,推进专业人士继续深造而设立的重要项目。希望通过此次合作,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各自优势,为灵武市培养一批能够肩负社会公平正义、捍卫法治精神的新时代高质量法治工作队伍。 (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致辞) 在揭牌仪式上,杨玉龙表示,此次灵武市与西北政法大学深化校地合作、创新办学模式,设立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培训基地,推出高级法律研修班,既解决了干部职工工学矛盾问题,又为大家提供一次增长本领才干、提升专业素养的难得机遇。 (灵武市委副书记、市长杨玉龙致辞) 西北政法大学培训中心主任、教授、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律师学院院长李集合简要介绍西北政法大学人才培养的专业优势和学科特点,以及培训中心的创建和发展情况。 (西北政法大学培训中心主任、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律师学院院长李集合发言) 李集合和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孙江一致表示,西北政法大学培训中心和新闻传播学院将整合全校法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优势力量,以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培训基地成立为契机,充分发挥教育培训的效能,充分彰显和发挥名校的优势,努力对接社会产业、行业和岗位的需要,用心用情做好在职人员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相关工作。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孙江发言) “很荣幸能作为学员代表站在这里发言,感谢西北政法大学和灵武市人民政府为我们提供学历提升的机会,研修班既解决了我们的工学矛盾问题,又为大家提供了一次增长本领才干、提升专业素养的难得机遇,让我们实现了在‘家门口’上学的愿望。”研修班学员代表孟祥玉在会上表达了感谢。 据悉,该培训基地是由西北政法大学联合灵武市人民政府共同设立。本次负责与宁夏地区对接的新闻传播学院就拥有新闻学国家级一流专业以及多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有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社会政策与社会舆情评价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并与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陕西省委网信办、西安市社会科学院等多个单位共建国家级、省级重点研究平台,在法治新闻、网络政治传播与网络空间治理领域积累了丰厚的科研成果、实践创新成果和人才培养经验。为充分发挥高校人才、科教资源优势,加强人才引进培养,推动校地人才共享共育共赢,今年6月,灵武市人民政府主动与西北政法大学签订《校地人才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在人才引进培养、项目交流合作、创新创业平台搭建等领域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推动双方合作发展再上新台阶。 (与会人员合影) 据了解,近年来,灵武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聚焦产业最前端、科技最前沿、经济主战场、民生大需求,借力“外脑”、增强“内功”,引进了一批极具竞争力的业界翘楚,培养了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的人才队伍。先后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宁夏大学等30余所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引进人才团队42个,招引急需紧缺人才351名。同时,灵武市还通过实施灵武籍学子“引凤归巢”行动,建立在外学子信息库和常态化联系机制,聘任10名重点高校优秀大学生为“校园招才大使”,旨在吸引更多优秀青年人才回乡创新创业。 “此次揭牌仪式的举行,充分彰显了灵武市委、市人民政府与西北政法大学深化校地合作、加强人才培养的决心和信心,灵武市将进一步推动双方在干部学历提升、人才交流、教育培训基地建设等多方面、全方位合作,为灵武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创新动力,共同谱写校地合作共赢新篇章!” 灵武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很荣幸能作为学员代表站在这里发言,感谢西北政法大学和灵武市人民政府为我们提供学历提升的机会,研修班既解决了我们的工学矛盾问题,又为大家提供了一次增长本领才干、提升专业素养的难得机遇,让我们实现在‘家门口’上学的愿望。”学员孟祥玉激动地说。

    2023-10-09
  • 【人民网】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培训基地落户灵武

    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培训基地落户灵武 “很荣幸能作为学员代表站在这里发言,感谢西北政法大学和灵武市人民政府为我们提供学历提升的机会,研修班既解决了我们的工学矛盾问题,又为大家提供了一次增长本领才干、提升专业素养的难得机遇,让我们实现在‘家门口’上学的愿望。”学员孟祥玉激动地说。 仪式现场图片。灵武市委组织部供图 10月8日,西北政法大学高级法律研修(宁夏)班2023级秋季班开学典礼暨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培训基地揭牌仪式在灵武市召开,全市150名党政人才参加开学典礼。 开学典礼上,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代表学校致辞,并与灵武市委副书记、市长杨玉龙为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培训基地揭牌。 据了解,此次西北政法大学高级法律研修(宁夏)班2023级秋季班通过免试审核入学面向灵武市共招收60名学员,学制二年,学员周末在灵武市上课,符合条件的在职人员可报销不低于80%的学费。在课程设置上,主要教授《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并开设前沿专题讲座、实时热点讨论等实用性课程,提升学员综合能力。同时,完成研修班规定课程学习且考核合格的学员可获得西北政法大学高级法律研修班结业证书,其中符合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条件的学员,可申请西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 在揭牌仪式上,西北政法大学培训中心主任、教授、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律师学院院长李集合简要介绍西北政法大学人才培养的专业优势和学科特点,以及培训中心的创建和发展情况。同时表示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培训基地将充分发挥教育培训的效能,充分彰显和发挥名校的优势,努力对接社会产业、行业和岗位的需要,用心用情做好在职人员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相关工作。 据悉,该培训基地是由西北政法大学联合灵武市人民政府共同设立。为充分发挥高校人才、科教资源优势,加强人才引进培养,推动校地人才共享共育共赢,今年6月,灵武市人民政府主动与西北政法大学签订《校地人才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在人才引进培养、项目交流合作、创新创业平台搭建等领域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推动双方合作发展再上新台阶。 据了解,近年来,灵武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聚焦产业最前端、科技最前沿、经济主战场、民生大需求,借力“外脑”、增强“内功”,引进了一批极具竞争力的业界翘楚,培养了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的人才队伍。先后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宁夏大学等30余所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引进人才团队42个,招引急需紧缺人才351名。同时,灵武市还通过实施灵武籍学子“引凤归巢”行动,建立在外学子信息库和常态化联系机制,聘任10名重点高校优秀大学生为校园招才大使,旨在吸引更多优秀青年人才回乡创新创业。 “此次揭牌仪式的举行,充分彰显了灵武市委、市人民政府与西北政法大学深化校地合作、加强人才培养的决心和信心,灵武市将进一步推动双方在干部学历提升、人才交流、教育培训基地建设等多方面、全方位合作,为灵武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创新动力,共同谱写校地合作共赢新篇章!” 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灵武市委组织部)

    2023-10-09
  • 贵州大学副校长漆思校友向我校捐赠图书

    9月30日下午,我校校友、贵州大学副校长漆思捐赠图书仪式在长安校区图书馆一楼会议室举行。校长范九利,副校长张荣刚、孙昊亮参加,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处长刘霖杰主持。 漆思向我校图书馆捐赠了个人收藏的《四库全书荟要》《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等珍贵图书共计1000余册。 范九利代表学校致辞,对漆思捐赠图书支持学校文献资源建设的爱心和善举,以及他长期以来对学校事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并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他表示,自图书捐赠征集活动开展以来,广大师生和校友积极响应参与,截止目前已累计捐赠图书7万余册,极大的丰富了学校图书馆的馆藏;他强调,校友是高校宝贵的财富,是学校发展重要的资源,也是学校事业前进最可信赖与依靠的力量,学校要加强与各界校友的联系,不断增进校友与母校之间的情感纽带,促进共同发展。 漆思回顾了自己在学校工作期间的点点滴滴,表达对学校的深厚感情,希望能够以图书捐赠的形式为学校事业的发展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范九利为漆思颁发西北政法大学文献资源建设特别贡献奖奖牌,张荣刚、孙昊亮分别为漆思颁发捐赠证书和荣誉证书,图书馆馆长张宏斌代表图书馆接受了捐赠图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张国杰,我校经济金融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胜,人事处、培训中心、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继续教育学院及图书馆相关人员参加了捐赠活动。 (供稿:图书馆、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  撰稿人:张驰  审核人:张宏斌)

    2023-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