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政协】常安:对接国家战略、助力文化强省

  • 2023年01月16日
  • 陕西政协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1月14日,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举行联组讨论,第三联组的委员们围绕“打造文化强省”主题踊跃提建议、谈思路、谋发展。


作为文化大省,陕西有着以黄河、黄帝陵、炎帝陵、秦始皇陵兵马俑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华文化遗产,在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进程中责无旁贷。

省政协委员 

“我省在构筑中华文化共有精神家园方面潜力巨大。”省政协委员、西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常安认为,我省应积极对接国家战略,树立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常安建议,对接相关部门,落实中华文化遗产宣传、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工作,发挥文旅企业的能动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融入景区建设规划中,打造一批体现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品牌文化活动。

省政协委员 

我省被誉为“天然的历史博物馆”。省政协委员、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长周萍建议,要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城乡建设、旅游开发、经济发展的关系,发挥文物工作对文化发展、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的拉动作用,围绕优势资源开发影视、动漫、演艺,让古老文物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省政协委员 

陕西是文物大省,更是考古大省。省政协委员、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孙周勇说,工程建设中的考古工作是保护地下文化遗产的重要环节,目前采取的招投标做法,拉长了土地出让和工程建设周期,造成了经济建设和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

孙周勇建议相关部门对这一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在全面推进考古工作前置的同时,足额保障考古经费,结合现状探讨改变考古勘探、发掘工作中“程序性”招标制度的可能性,制定符合实际状况的专业事项委托办法,在保障考古工作科学性和“纯洁性”的同时,缓解工程建设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

省政协委员 

人才是文化发展的第一要素。围绕我省文化人才短缺问题,省政协委员、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震直言,与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传统优势相比,我省文化人才后续力量急需加强。

“培育引进一批高端文化事业人才、文化产业人才、文化科技人才、文化管理人才,是目前陕西文化强省建设的第一要务。”李震说,虽然我省已实施了“百青”“百优”人才支持计划,但引进人才的力度还远远不够。

李震建议,“我们可否建立一条引进高层次文化人才的特殊通道,实现‘一人一策,特事特办’,建立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机制,面向国内外招揽高层次文化人才”。

省政协委员 

近年来,我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语言多种、文化多样,很多地方的通用语言或官方语言都属于小语种。

省政协委员、西安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院长马福德建议,要继续支持开设国家战略性小语种申报,允许小语种专业进行区域国别学融合,在小语种专业招生时允许在专业后面加括号,标明对象国研究属性。

西安外国语大学于去年成功备案区域与国别二级博士和硕士点,成为西部首个此领域的二级学科点。“由于招生指标有限,无法满足国家和社会迫切需求,希望有关部门增加区域与国别硕士和博士的招生指标。”马福德说。

省政协委员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陕西黄河流域是黄河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核心区域,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意义重大。

“当前从事黄河文化研究、挖掘的高水平、高层次人才并不富足。”省政协委员、渭南市政协副主席毛平宇建议,设立陕西黄河文化研究智库,深入挖掘陕西黄河流域蕴含的文化特色、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依托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设立人才培训与实践基地,尽快推出一批标志性的黄河文化重大学术和应用成果。

省政协委员 

“当前我省文化数字化推进过程仍有不足,产业创新生态体系还未构建。”省政协委员、陕西广电网络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立强说。

王立强建议,在产业创新链条融合上发力突破,倾力打造数字文化创新生态体系,创新消费新场景,布局公共文化应用体系、文化大数据体系、智慧博物馆体系和公共文化云建设,建立“文化数字化高端智库”,健全数字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建设数字文化引领地、文化创意新高地、文旅融合示范地,带动数字文化高质量发展。

省政协委员 

推动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更需要创新方式。省政协委员、香港运高世纪有限公司董事长郭豪建议,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寻求传统文化现代式表达,提高传统文化对年轻一代的吸引力。

郭豪表示,打造文化强省要重视和关注年轻一代需求,多鼓励和培育诸如大唐不夜城、易俗社历史文化街区等有更多参与性和体验性的经典,既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紧扣当下潮流品味,既能实现文化传播的社会效益,又能推进文化消费增长,引领创意型文化产业发展。

省政协委员 

针对如何提高我省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问题,省政协委员、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总经理史佳建议,应借助“一带一路”优势,推动“一带一路”国际传播产业化发展,建立“一带一路”国际传播产业园,吸引开展国际传播业务、国际交流活动的媒体、企业入驻,持续组织“外事+外宣”主题活动,邀请外国政要、外交官、外媒记者等来陕参观访问、推介交流和商务合作,举办“一带一路”国际传播论坛及“走出去”活动,实施“城市远洋”“企业出海”等外宣计划,实现文化国际传播、项目合作和产业发展。

相关新闻

  • 【聚焦“三个年”】我校与安徽省铜陵市人民检察院举行战略合作项目签约仪式

    8月7日上午,我校与安徽省铜陵市人民检察院战略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雁塔校区人权中心会议室举行。安徽省铜陵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杨开江,副校长张荣刚出席会议。签约仪式由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山小琪主持。 杨开江首先对西北政法大学为此次合作提供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并介绍了铜陵市检察机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取得的成就,及检察工作的新要求下对检察人才培养带来的挑战,强调了检校合作的优势以及必要性。希望双方能够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理论研究、课题合作、业务咨询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实现双方在持续发展中互补互助共赢,共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添砖加瓦,助推教育工作现代化、检察工作现代化,更好地为中国现代化服务。 张荣刚对铜陵市人民检察院长期以来对学校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并进一步指出,铜陵市人民检察院与西北政法大学的战略合作,是双方携手共建、共享、共创、共促法治进步的一次有益尝试和探索,期待在合作关系建立后实现长期化、机制化的合作模式。希望双方本着平等协作、取长补短、共促发展的原则,在协商、务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沟通机制,细化合作内容、方式和途径,进行全方位、多领域、立体化的深度共建合作,共同开启友好合作的新篇章,厚植发展基础,充分发挥双方优势,携手在依法治国的道路上共同奋斗、共同前进、共同做出更大贡献。 在参会人员的见证之下,张荣刚与杨开江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结束后,校检双方人员召开了座谈会,会议由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党委书记寇汉军主持。双方围绕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专家咨询与智库建设、教育培训与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与实习锻炼、双向互聘与资源共享等合作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 安徽省铜陵市人民检察院领导班子成员和各处室负责同志,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相关领导、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参加了会议。 (供稿: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2023-08-12
  • 【聚焦“三个年”】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与灞桥区司法局举行战略合作签约暨教学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7月25日下午,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与西安市灞桥区司法局在西安市灞桥区社区矫正管理局会议室举行战略合作签约暨“法学与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实践基地”揭牌仪式。西安市司法局副局长张兴平、西安市司法局社区矫正管理局局长高辉、西安市司法局社区矫正管理局四级调研员杨辉、西安市灞桥区司法局局长马俊良、学院党委书记寇汉军、院长山小琪及师生代表参加活动,灞桥区司法局副局长赵莹主持。 山小琪在致辞中介绍了西北政法大学的历史沿革、发展特点及学科成就以及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的学科特色、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研平台建设等情况。他表示,此次双方合作,对于实现校局深度融合,培养高素质德能兼备的法学及社会工作人才,提高学院教学水平和司法局司法行政水平,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马俊良对莅临本次会议的领导和师生一行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他表示,灞桥区司法局与西北政法大学携手建立法学与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共商合作、共创平台、共享成果,促进法学和社会工作理论与司法实践紧密结合,更好地服务保障法治陕西、平安西安建设。 山小琪与马俊良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寇汉军与张兴平共同为“法学与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实践基地”揭牌。 座谈会上,校局双方人员围绕学生教学实习、课题合作、互聘互派、课程建设、业务培训等合作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 活动后,学院师生一行还实地参观了灞桥区司法局社区矫正中心的指挥中心、报到登记室、宣告室、信息采集室、心理辅导室、图书阅览室、VR教育宣泄室及档案室等。 (供稿: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2023-07-30
  • 【聚焦“三个年”】我校与灵武市人民政府签订校地人才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6月9日,我校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人民政府“人才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灵武市人民政府举行。受范九利校长委托,我校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院长孙江教授与灵武市委副书记、市长杨玉龙分别代表双方在协议上签字。 杨玉龙对孙江一行表示欢迎。他表示,西北政法大学是全国知名政法高等学府,多年来为各行各业培养输送了大量优秀政法人才,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法治人才支持保障作用。此次与西北政法大学的战略合作,能够依托西北政法大学学科专业人才优势,为灵武法治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智力支持和专业服务,是一次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合作。他希望学校发挥学术所长,与灵武市深入开展各领域全方位合作,灵武市将全力做好各项保障和协调工作,同时,热忱欢迎、全力支持我校师生到灵武市开展实践活动,推动合作共赢,共创美好新未来。 孙江介绍了我校的历史沿革、办学定位以及在学科建设和政产学研融合等方面的有关情况。孙江表示,学校将不断探索完善合作机制,强化校地合作,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全面落实战略合作协议,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努力形成一批高质量合作成果,为灵武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根据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建立在人才引进培养、项目交流合作、创新创业平台搭建等领域的长效合作机制,推动校地人才共享共育共赢。 【供稿: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

    2023-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