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维护多边主义 完善全球人权治理——来自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四十八届会议云上边会的声音

  • 2021年10月01日
  • 光明日报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维护多边主义 完善全球人权治理

——来自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四十八届会议云上边会的声音

光明日报记者 卢重光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8届会议日前在日内瓦召开。中国人权研究会在北京、武汉、西安、重庆等地举办系列云上边会,邀请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围绕多个人权相关话题进行研讨。

  9月15日举行的“工商业与人权:新理念、新实践”国际研讨会上,与会人士普遍认为,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世界工商业发展与人权领域实践贡献了中国智慧。武汉大学人权研究院执行院长张万洪指出,引导工商业在国际社会积极探索、勇于承担尊重人权的责任,是一个重要课题。中国政府积极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行业指南出台,促进工商界在对外经贸合作投资中遵循《联合国工商业与人权指导原则》,实施人权尽责,履行尊重和促进人权的社会责任,呈现出新时期工商业尊重人权的新范式。挪威人权中心学术主任、奥斯陆大学法学院教授巴德·安德森对中国近期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中明确提及工商业与人权这一重大议题表示赞赏。他认为,在中国有来自不同行业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良好实践,值得国际社会进一步研究和分享。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副主任唐颖侠指出,工商业与人权议题在中国各项政策及企业、行业协会的实践中蓬勃发展,这是中国人权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体现。

  9月24日举行的“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与人权事业发展”云上边会上,西北政法大学校长、人权研究中心主任杨宗科表示,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对西藏各族人民权利的整体保护、全面保护、主动保护以及实质性保护,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少数民族权利的制度优势和实践特点,为世界人权保护提供了生动的成功案例。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格桑卓玛说,西藏的减贫实践是成功的,营造了公平正义的人权发展环境,增强了西藏贫困人口参与发展和平等共享发展成果的能力,切实保障了西藏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西藏人权事业的历史性成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方素梅认为,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卫生健康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卫生健康服务体系逐步完善,西藏人民的健康权益得到了有效的保障。政府对农牧区医疗补助标准不断提高,实行健康扶贫战略。西藏妇幼保健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同时国家对藏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高度重视。

  9月25日举行的“美国侵犯阿富汗人权问题”国际研讨会上,来自中国、法国、尼泊尔、荷兰、日本、巴基斯坦等国的40余名专家学者、媒体代表、外交官与会。中外专家学者表示,美国在阿富汗侵犯人权的行为应当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说,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对阿富汗人民的人权造成了严重侵害,对阿富汗周边国家人民的人权造成了严重威胁,美国不顾阿富汗人民的意愿强行推销美式“民主”“自由”“人权”,其干涉主义的霸权行径只会遭受失败。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跨文化人权研究中心教授李彼德认为,阿富汗战争实际上是美国借“9·11”事件对阿富汗实施的报复行为,美国不会公开阿富汗战争的档案,美国和其盟友也不会为其罪恶行径负责,美国的好战行为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灾难,所谓的美式“民主和人权”只不过是美国自导自演的一场闹剧。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克里斯蒂安·梅斯特表示,美国对阿富汗的军事占领是一种政治霸权,是彻头彻尾的失败,阿富汗撤军引发欧洲其他盟友国家不满,欧洲应当重新审视与美国的关系。伊朗常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团副代表麦哈迪·阿里·阿巴迪表示,美国对阿富汗的非法军事干预行为是美国和西方国家在保护发展中国家人权方面虚伪的象征,人权变成了美国和西方国家操弄其政治议程的工具,美国在疫情期间继续对阿富汗实施单方面制裁的卑劣行径将会被世人所铭记。

  9月24日举行的“新疆:讲述真相,拒绝抹黑”主题边会上,多位来自中国、巴基斯坦、英国的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发言,介绍新疆繁荣发展真实情况、揭露少数西方国家对新疆进行污蔑抹黑的行径。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副会长徐绿平指出,一段时间以来,少数西方国家为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大肆制造、散播涉疆谎言,恶意抹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用心极其险恶,面目极其丑陋,其行径为各国正义人士所不齿。英国学者马丁内斯表示,自己近年到访新疆时,根本没有看到任何“文化灭绝”“宗教压迫”的现象。少数西方国家对中国新疆“侵犯人权”的指控毫无根据,所谓新疆人权问题是美国一手炮制的,目的就是要遏制中国崛起。巴基斯坦巴中学会执行主任穆斯塔法结合亲身经历指出,中国政府开展的反恐怖主义和去极端化斗争,有效保障了新疆各族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反观美国,以反恐为幌子,粗暴干涉他国内政,在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等地肆意燃起战火,严重侵犯和践踏了当地民众人权。

  9月26日举行的“科技发展与人权保障”云上边会上,中国政法大学校长、人权研究院院长马怀德表示,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两者的本质都是追求人的自由和发展。维也纳世界人权大会原协调员约翰·佩斯认为,应进一步研究信息技术的人权风险,在国家和国际社会层面对信息技术的人权风险进行规制,在积极推动相关领域企业履行人权保护责任的同时,提升他们的人权意识和责任意识。中国政法大学特聘教授古德蒙德·阿尔弗雷德松表示,科技为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生产活动创造了诸多便利,人权事业也从中获益,需要进一步制定国际规则、加强团结协作,共同预防并阻止可能发生的侵权问题。

  9月28日举行的“公正合理国际秩序与人权保障”云上边会上,来自中国、英国、日本、委内瑞拉等国的社会组织负责人及专家学者围绕全球人权治理面临的新挑战、践行多边主义促进国际人权合作等议题展开研讨。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门立军认为,疫情之下,不少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民生受到严重影响,全球发展不均衡继续加大。公共卫生、反恐、气候变化等领域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对世界人权事业影响也日益凸显。英国教育专家盖瑞·麦卡洛克表示,疫情给全世界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的反思,为完善全球人权治理带来新机遇。以教育行业为例,疫情令人们反思潜在的教育不平等现象。在线教学的迅速发展为全球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所副所长姚琨认为,“世界不需要‘人权教师爷’,美国须先检视自身。”美国等国家不仅历史上人权记录劣迹斑斑,疫情之下也存在系统性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将人权问题政治化等情况。

  (光明日报北京9月30日电)

  《光明日报》( 2021年10月01日 04版)

相关新闻

  • 中国红十字会的组织体系与治理结构

    2023-10-07
  • 【光明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2023年9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绍兴市考察。他来到枫桥经验陈列馆,重温“枫桥经验”诞生演进历程,了解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发展情况。1963年,浙江绍兴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依靠群众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以“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为主要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枫桥经验”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由基层社会治理的范本上升为党领导人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立足基层、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鲜明特色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一切举世瞩目成就的基石。社会治理的根基在基层、矛盾纠纷发生的场域在基层,“枫桥经验”发挥功能的基础也在基层。实践表明,“枫桥经验”是在社会基层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矛盾和问题的典范。无论是“枫桥经验”,还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其核心价值始终不变,都是以人民为中心,不仅重视加强基层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良好关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实践中发挥聪明才智;也强调党政机关在政策制定与实施、纠纷预防与化解等方面,坚持以人民群众的满意与否作为检视治理成效的根本标尺,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和个人利益、集体利益的协调并重作为成功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考量。因此,新时代“枫桥经验”是紧贴实际、扎根基层的经验,它的制度关怀触及群众生活的细致末梢,它的治理成效成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来源。实际上,正是党正确贯彻群众路线,充分支持群众、信任群众,形成了党群联动、多方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才使得风险预防、矛盾化解、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等具备了有温度、有效率的基层社会基础。 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是新时代“枫桥经验”保持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枫桥经验”形成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于改革开放时期,创新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见证了我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枫桥经验”之所以能够在不同历史时期作出持续性的贡献,除了贯彻群众路线,还在于基层干部群众对大政方针的深刻领会和对成功做法的总结坚持,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制度层面的自觉探索。可以说,新时代“枫桥经验”实现了自律和他律、刚性和柔性、治身和治心、人力和科技相统一。其中,既延续了以人为本、贵和尚中、追求和谐的传统智慧,也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维护合法利益及稳定生活秩序的需要,还探索出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社会治理新路径。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加强党的领导为根本、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为内涵,融合了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中华民族治理智慧、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实践经验,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生动写照,也是平安中国建设、法治中国建设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杰出成果。它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社会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经验,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创造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社会治理方案,也成为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制度的经典样本。 实事求是、创新发展是新时代“枫桥经验”释放治理效能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治理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充分彰显:社会建设全面加强,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发展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就是要在法治轨道上进一步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首先,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活力,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其次,要加强供给能力建设,及时梳理饶有特色、成效显著的社会治理经验和典型做法,提炼总结社会治理规律,鼓励各地在此基础上探索制定基层治理领域地方立法,重视村规民约、社区公约、行业章程等修订与实施,形成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中重点领域有法可依、国家法与民间法衔接互洽的法治秩序。最后,发挥“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的综合治理机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深厚历史底蕴的社会治理文化,让明是非、辨善恶、守诚信、知荣辱的文化观念深入人心,让人民群众在遵守规范的同时,涵养法治意识,加深文化认同,提升道德风尚,促进社会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和标本兼治。 作者:王斌通(西北政法大学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

    2023-09-30
  • 人权研究中心教师赴新疆多所高校调研交流

    9月12日—15日,人权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钱锦宇教授一行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调研,与新疆大学法学院、石河子大学法学院、新疆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喀什大学法政学院进行座谈交流。 在新疆大学,钱锦宇一行参观了新疆大学法学院“新疆人权保障与发展进步研究中心”,就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的发展和建设深入交换了意见,并希望未来双方在人权教育与培训、教学科研等方面加强合作。 在新疆师范大学,钱锦宇一行与新疆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茹克娅·霍加等领导和教师,围绕人才培养、项目合作、课题研究等进行了交流。曹燕就劳动法学科建设如何与新疆实际相结合发表观点。 在喀什大学,钱锦宇一行参观了法政学院法律诊所及模拟法庭,经济法学院教授、人权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曹燕介绍了我校劳动法诊所的发展情况。 在石河子大学,钱锦宇谈到,近年来,石河子大学不断壮大,为新疆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石河子大学法学院更是发展迅速,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在兵团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期待本次交流能有效促进双方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供稿:人权研究中心)

    2023-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