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瀚副校长等应邀参加第九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

  • 2016年08月06日
  • 西北政法大学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1502
阅读

日前,由外交部、教育部、贵州省政府主办的第九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暨第二届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在贵阳举行。我校副校长王瀚、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李立应邀参加会议。

8月1日下午,王瀚出席第九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主体活动之一的“中国-东盟大学校长合作论坛”,来自中国和东盟各国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商中国与东盟教育合作发展大计。本次论坛以“协同创新•合作共赢”为主题,共同探讨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教育领域的协同创新,致力于为东盟各国高等院校与中国高等院校之间搭建一个增进了解与友谊,开展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平台。我校在论坛中与马来西亚精英大学、英国赫瑞瓦特大学等达成交流合作的初步意向。本次论坛由贵州大学主办,中国-东盟中心、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东盟教育培训联盟为支持单位。论坛邀请到了华南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吉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城市大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以及泰国、马来西亚、缅甸、柬埔寨、老挝等国家的110余所知名高校的校长、教育领域专家参会。

8月2日上午,王瀚参加中国-东盟留学培训项目国际研讨会,并受贾宇校长委托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开展学生出国留学培训项目。出国留学培训项目可以充分发挥我校优势与资源,借鉴国际先进的教学模式,为学生顺利出国留学提供系统的培训和有效的服务,享受到更多国外优质资源,同时,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也有助于留服中心对我校规范开展学生交流项目提供更多的指导,有效防控留学风险。

 

研讨会上,王瀚以“创新中外教育交流机制,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为题作主旨演讲。他指出,我校为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在中国法学会支持下,依托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际法研究中心,专门成立了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期待在“一带一路”法治创新和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方面与东盟高校携手合作,共同打造服务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型高校智库。希望通过本次国际研讨会为契机,能够与东盟高等学校之间围绕“一带一路”法律教育联盟框架下的人才培养与科研合作等方面展开讨论,共商中国与东盟法学高等教育未来发展,交流思想、寻求合作、分享成果。我们非常愿意与东盟各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开展合作,与东盟各国的法学届、法律界进行经常性交流与深度合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发展提供法律助力,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进而促进区域和谐稳定和发展。

今年是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年。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和东盟轮值主席国老挝总理通伦分别致信祝贺,李克强总理指出,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青年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中方愿同东盟各国一道,通过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重要平台,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促进,为双方关系发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共同建设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她表示,中国与东盟已经成为高度交融的利益共同体,正在发展成为休戚与共的责任共同体。教育合作是中国-东盟合作的一大亮点,中国与东盟双方的双向留学生已经达到了18万人,中国的高校开启了东盟所有国家的语种,为加强东盟国家人力资源发展合作,中方还设立了30家教育培训中心。中国今年已经专门出台了教育对外开放的政策文件,将实施共建“一带一路”的教育行动,加强与各国的学历互认、师生互换,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机制,让师生们有更多的机会相互走进、更加友好、相互共建。到2020年,中国将吸收外国留学生达到50万人到中国留学。(摄影:贵州大学刘正玮

相关新闻

  • 【起点新闻】省人大常委会召开《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促进条例》新闻发布会 我校副校长马朝琦接受采访

    【起点新闻】省人大常委会召开《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促进条例》新闻发布会 我校副校长马朝琦接受采访https://qidian.sxtvs.com/timing/share/content/10654306

    2025-10-02
  • 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出席西藏校友理事会换届暨雪域校友服务西藏高质量发展学习交流会

    近日,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一行代表学校及校友总会赴拉萨,出席西藏校友理事会换届暨雪域校友服务西藏高质量发展学习交流会。来自西安、北京、广东、安徽、无锡、江西、湖南、宁夏、四川、河南、云南、中山、浙江、法律硕士教育学院等地方及院系校友会的代表、友好商会代表,以及40余位西藏校友参会。 郭武军向换届大会的顺利召开及新当选的理事会成员表示祝贺。他充分肯定西藏校友会过往工作成绩,并向长期关心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雪域校友致以衷心感谢。他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成就,同时对新一届校友理事会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持续加强组织建设,创新活动形式、增强校友凝聚力,为广大校友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服务支撑;二是坚守传承母校优良传统,大力弘扬“老延大”精神,在服务西藏长治久安与高质量发展中彰显西法大担当;三是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汇聚多方资源、拓展合作领域,助力校友、母校与区域社会实现共赢发展。 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处长、校友总会秘书长刘霖杰宣读《关于西北政法大学西藏校友理事会换届工作的批复》,并代表学校向西藏校友会赠送由姚喜平教授专门创作的书法作品。 西藏校友理事会新任会长韩德辉致欢迎辞。西安校友会会长孙学龙、广东校友会名誉会长石安琴、云南校友会代表周胜全等先后发言;福建、青海、辽宁、广州、深圳、泉州等地校友会专门发来贺电或赠送特色文创产品,表达对西藏校友理事会换届的祝贺。 会上,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党委书记李政敏、刑事法学院教授冉巨火分别以《新时代国家安全法治人才培养》《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理论与实践》为题,为与会校友作精彩分享。 在拉萨期间,郭武军一行还专程前往西藏法鉴律师事务所开展“访企拓岗”专项活动,与律所围绕律师行业人才需求与培养、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校友职业发展支持等议题深入交流。 (供稿: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 撰稿:王林钢 审核:刘霖杰)

    2025-10-01
  • 副校长孙昊亮应邀参加第七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法治合作高端论坛

    9月25日,以“深化法治合作、共建丝绸之路”为主题的第七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法治合作高端论坛在甘肃敦煌召开。来自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和司法实务部门的专家学者齐聚敦煌,共同探讨涉外法治建设与国际法治合作新路径。我校副校长孙昊亮,涉外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超汉教授应邀参加论坛。 在论坛圆桌对话环节,孙昊亮重点介绍了我校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与经验,围绕课程体系建设、国际交流平台搭建、实践教学创新等方面进行深入阐述,就如何培养既懂中国法律又熟悉国际规则的复合型涉外法治人才提出创新见解。他表示,我校始终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课程教学+实践训练+国际交流”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既精通中国法律制度、又熟悉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治理的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 张超汉教授在“国家级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专题论坛”环节担任主持人,同时以“西北政法大学以实践为导向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特色与创新”为题发言,并对本环节专题论坛做总结发言,表示我校将继续发挥学科和平台优势,积极推进涉外法治交流合作,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来自中国法学会、中国国际法学会、中联部“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秘书处、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共甘肃省委政法委员会等相关实务部门,俄罗斯、白俄罗斯等九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全国政法高校立格联盟十所成员高校与国家级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院校代表等70多家单位的近150名专家、学者、律师、学生等参加了本次论坛。 (供稿: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 撰稿:张超汉 审核:李立)

    2025-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