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显示栏目

推动体制改革 优化资源配置——我院对研究生教育实行分级管理

  • 发布:2005年11月04日
  • 浏览量:

当前,我院申办大学、申请博士授权单位的“双申”工作进入关键时期,为使研究生教育工作适应新的形势,院党委决定,对在校研究生实行新的管理模式——分级管理。为了详细了解研究生分级管理的有关情况,记者采访了研究生部主任王健博士。刚开完会风尘仆仆赶回办公室的王主任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向我们详细介绍了研究生分级管理的有关情况。
一、实行分级管理的背景和原因
近年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迅猛,我院的研究生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2004年7月学院召开第二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要从多年由研究生部一体管理转变为在研究生部指导下与有条件的系/院分担管理的分级管理模式。
我院自1979年创办研究生教育以来,研究生培养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在现阶段,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对研究生教育实行分级管理体制已经成为进一步发展研究生教育的趋势。这是因为,第一,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必须面对教育市场变化的需要。一所大学是否具有能够有效统筹和合理配置办学资源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是衡量一所大学是否具有远大发展前途的重要标尺。这从客观上要求学院改进研究生管理体制。第二,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学院自身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学院近年来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最近统计在读研究生人数已达2000多名。研究生类型结构也由过去单一的科学学位型扩展到专业学位培养领域。这为学院研究生教育带来了新的课题,迫切需要相关职能部门更好地统筹配置教育资源。第三,随着学院办学综合实力的提高,有些办学单位的教学科研实力不断增强,有可能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第四,学院教学研究型大学目标的建设,也需要把相关系/院的办学层次由过去多年的本科提高到研究生教育层次上来。
二、实行分级管理的内容和原则
经过近一年的校内外调研和预备,实行分级管理改革的条件逐步成熟。今年5月前后,分级管理工作进入起步阶段。根据院党委要求,在校研究生的管理和培养,由一体管理模式向分级管理模式过渡,即由研究生部全面负责的模式,向研究生统筹规划与各系/院共同分担管理的模式过渡;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工作,逐步移交各系/院负责。为促使研究生日常管理与教育工作平稳顺畅地移交过渡,研究生部制订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分别专业,分别系/院进行移交。
由于学院研究生管理体制的这项改革无先例可循,只能在摸索中前进,王主任通过多方深入细致地调研,总结了这样几条原则:一是合理分担研究生教育培养,按管理部门职能划分管理权限,明确各自工作的内容和职责,充分发挥系统/院在研究生教育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一些涉及到全局性的政策性较强的工作,由研究生部统一部署和组织实施。二是要稳步推进,逐步提高。研究生培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因而分级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应当避免工作上的脱节,必须稳步进行、稳步推进、抓好典型、积极推广。三是要有一支思想、业务和工作能力与研究生教育管理要求相适应的队伍,因此要重视研究生教育管理队伍的建设,特别是系/院一级管理人员的培训。同时,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探索和调研,调整原有的不适应的规定,提出新的管理措施,以确保分级管理工作的稳步推进。
三、实行分级管理的方向和目标
“我院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的发展方向,就是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科学的管理机构——研究生院”。王健主任缜密的话语,包含着他对学院研究生教育的前瞻性思考。他补充说:学院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近期应当实现的目标,一是要在全院树立以研究生为本和以导师为本的观念,一方面要把优秀生源视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动力,办学应当考虑怎样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我们能否为学生提供成材的机会和条件,在研究生报考、录取和培养的各个环节,都要树立以研究生为本的观念;另外,还要树立依靠专家办研究生教育的思想,工作上必须认真考虑和解决为导师创造良好环境,如何充分发挥导师作用的问题。二是要坚持以质量为中心,构筑完善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在研究生数量规模都连续保持较大增长的情况下,进一步修订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完善培养措施,开展学位授权点评估、加大重点学科建设投入的力度,开展优秀硕士论文评选和抽查工作,确保研究生教育质量。三是以市场为导向,突出重点,努力促进学科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面对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和差异性,在办学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我们不能撒胡椒面,必须集中力量,把少数几个有条件的学科搞上去,使它们成为在国内、甚至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和竞争力的学科,以此为示范,带动和推动其它学科的发展。”
“方向是明确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那也是很正常的。我们必须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王主任平实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实施研究生教育管理改革目标的自信和笃定。学院对研究生实行分级管理,更有利于发挥现有办学资源的作用,有利于对研究生的教育培养,对建设现代化的政法大学目标的早日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