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行2022-2023学年学校、社会奖助学金发放仪式暨“格润”助学金捐赠仪式

  • 2023年03月20日
  • 党委学工部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3月17日上午,2022-2023学年学校、社会奖助学金发放仪式暨“格润”助学金捐赠仪式在长安校区校务楼二楼报告厅举行。陕西格润盛泰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费佰洋、副总经理晋海峰、法定代表人胡妙利,深圳智汇创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长罗绍元,广东海埠律师事务所主任孔亚楼,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出席仪式。学生处处长杨明主持仪式。



会前,校党委书记孙国华会见了费佰洋一行,双方就校企合作、出资助学等事项进行了亲切交谈。

(郭武军向费佰洋、罗绍元颁发捐赠证书,学生代表献花)

仪式上,郭武军代表学校向费佰洋、罗绍元颁发捐赠证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李永宁与费佰洋签订捐赠协议。陕西格润盛泰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出资100万元人民币设立西北政法大学“格润”助学金,旨在支持和帮扶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学子顺利完成学业,激励在校学生励志向上、奋发有为、全面发展。

(校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李永宁与费佰洋签订捐赠协议)

郭武军向费佰洋、罗绍元、孔亚楼捐资助学,关心关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善举表示了衷心感谢。他在讲话中指出,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的帮助和大力支持,此次颁发的四项学校、社会奖助学金体现了国家、学校和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发展和青年人成长成才的关切和支持。他勉励青年学子要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要勤奋学习做践行者,要感恩前行做回馈者,用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谱写政法青年学子绚烂的青春华章。

捐赠方代表费佰洋、罗绍元、孔亚楼(线上)先后分享了公司的创业史,并勉励青年学生奋发有为,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锻炼过硬本领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左:费佰洋先生讲话 右:罗绍元先生讲话)

(颁发四项奖助学金)

受助学生代表何巧仪、葛莞琳、白楠叶发言表示要把学校、社会各界的真心关爱,转化为立志成才、回馈社会的强大动力,并以实际行动将这份爱心传承下去。

(学生代表何巧仪、葛莞琳、白楠叶发言)

多年来,我校学生资助工作广泛争取国家、学校、社会等各方面支持,构建资助育人工作合力。并坚持以教育为导向,育人为目标,资助为手段,精细化为标准,持续构建物质帮扶、道德浸润、素质拓宽、精神激励相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积极助力学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校党委组织部、学生处、机关党委、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等部门负责人,校教育发展基金会负责人、各学院党委副书记、辅导员、学生代表共计150余人参加活动。

(供稿:党委学工部)

责任编辑:胡月琪

相关新闻

  • 功勋教授杨文汉、资深教授赵馥洁分别向学校捐赠校史资料

    3月16日,我校功勋教授杨文汉、资深教授赵馥洁分别向学校捐赠个人回忆录和学术手稿。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校史馆馆长高见及离退休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共同见证了捐赠仪式。 杨文汉将自己的求学工作经历、教学方法与学术思考凝结于这本珍贵的回忆录中。“我在劳动与学习中明白了‘干部是党的骨干,是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在教学育人中获得了幸福与快乐。”他分享了自己编写回忆录的初衷,“我将这份岁月积淀的收获赠予学校,希望能够激励更多的师生厚植爱党爱国情怀、涵养爱校荣校情感。” 两木箱治学卡片和数袋泛黄的讲义与论文手稿,记录着赵馥洁多年严谨治学、立德树人的岁月。“我年轻的时候便热爱读书,养成了写读书卡片的习惯,成为教师后也一直未改变。”赵馥洁提到,过去没有电子设备,论文手稿便由妻子抄写一遍再送出去,原稿就会被自己收藏下来。“把这些手稿无偿捐赠给学校,是希望自己能够在文化传承、校史挖掘以及弘扬大学精神中贡献微薄的力量。” 高见代表学校接受捐赠,并向两位老教授颁发捐赠证书。他表示,两位老教授把这些珍贵的资料无偿捐献给学校,不仅体现出老一辈学者对学校的无限热爱、对学校事业发展的全力支持、对广大青年教师和青年学子的关爱帮助,更为学校开展校史资料征集工作树立了良好榜样。希望广大师生能够从中感悟老一辈西法大人对知识的渴求、对真理的执着、对梦想的追求和对责任的担当。 (供稿:校史馆  摄影:宋婷 杨可欣)

    2023-03-21
  • 我校获批为西安市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

    近日,中共西安市委组织部发文,确定我校为西安市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主要承担以干部专业化能力及综合素质提升方面为主的中短期脱产专题培训任务。本次获批是我校在干部教育培训资质以及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的重要标志,是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与法治建设的重要成果。 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任务,把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政治自觉、增强政治能力贯穿教育培训全过程,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和干部实际需求,充分发挥我校学科优势、人才优势、科研优势,设计开发一系列特色培训专题,及时将高校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干部培训课程,不断提高课程的精准性、独创性和前沿性。学校获批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农业农村部“耕耘者”振兴计划、陕西省委依法治省办法治人才培养基地、陕西省乡村振兴干部培训“四库”“两基地”、陕西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陕西省乡村“法律明白人”教学基地等,相关工作被人民日报、陕西日报等媒体相继报道。 下一步,我校将围绕全面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组织专家学者,研发、设计新的培训项目和精品课程,丰富和优化培训内容,着力提升广大干部的政治素养和服务群众能力,为我省干部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贡献西法大智慧和力量。 (供稿:党委组织部、培训中心)

    2023-03-21
  • 我校“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与法治国家建设研究中心”获科技部表彰

    近日,从科技部获悉,我校“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与法治国家建设研究中心”获评“2022年度全国科技活动周示范单位”。 2021年3月,陕西省科技厅和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在我校设立“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与法治国家建设研究中心”,副校长孙昊亮任中心主任。该中心的成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提升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和促进陕西省法治建设的重要举措。2022年,研究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从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出发,结合法治国家建设需要,就公众科学素质与法治国家建设的各类问题,通过开展多学科合作,发挥平台优势,在学术研究、资政建言、平台建设等领域展开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与法治国家建设研究中心将以此次表彰为契机,集聚更多领域专家,促进高水平成果产出,积极服务陕西法治建设,取得更大成绩。 【供稿:科研处、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2023-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