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科优势,为疫情防控贡献“西法大”智慧

  • 2020年03月04日
  • 科研处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西北政法大学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及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学校学科及智库优势,号召广大教师结合自身专业特长,积极开展有关疫情防控的科学研究,把文章写在祖国大地上,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西法大”独特智慧。

一、认真撰写咨政报告,围绕疫情建言献策

“新冠肺炎疫情”抗击战中,我校科研人员迅速反应,撰写了20余份有针对性的咨政报告,这些报告第一时间通过网络直送省委办公厅、省委宣传部及省政府相关部门,为党委政府及时有效开展疫情防控提供了智力支持,受到了省委有关部门领导的高度赞扬。教师们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建言献策。

1.疫情防控应急状态下,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管理和治理工作。疫情来势凶猛,适逢春节人口大量流动的特殊时期,给政府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校教师充分运用法学学科知识,撰写了多篇有关依法抗疫、依法治理的咨政报告。如反恐怖主义法学院舒洪水教授撰写的《法治护航-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公安学院闫小军教授撰写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法打赢防疫阻击战》、行政法学院彭涛教授撰写的《在疫情防控中提高依法治理能力的几个关键》、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侯学华教授撰写的《抗击新冠肺炎的“枫桥经验”》等。

2.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如何应对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局和压力。为打好“新冠病毒肺炎”防控战,大多数行业都停工停产,国家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为了维持正常的经济秩序,解决疫情防控带来的新问题,消减不利影响,我校科研人员在政策调整与制定、合理规避风险和适当调整发展政策方面,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出了多项有的放矢的建议,代表性的咨政报告包括:国际法学院吕江副教授撰写的《新型冠状肺炎形势下国内能源政策的应急调整与布局》、国际法学院王澍博士撰写的《当变则变,尽快完善我国紧急状态下的政府采购制度》、商学院张夏恒副教授撰写的《“新冠肺炎”对中小微企业的影响》、国际法学院杨蔚林副教授撰写的《关于疫后稳就业、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措施建议》等。

3.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如何做好复工复产工作。如何处理疫情防控与复工开工的矛盾冲突,是疫情爆发后面临的一大问题。27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稳定劳动关系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意见》。为贯彻《意见》,我校科研处成立了以王周户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复工复产专项课题组,主要成员包括:地方政府法治建设研究中心安子明副教授、李瑰华教授、王丹红副教授,劳动法教研室谢德成教授、曹燕教授。课题组广泛开展网络问卷调查,全面梳理和考量了各行各业面临的实际境况,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统筹疫情防控与复工工作,通过反复研讨分析,撰写了《打赢防疫阻击战特殊条件下复工开工方式选择建议清单》,给党委政府报送的同时,在微信公众号对社会发布,帮助相关企业尽快走出困局。

二、防疫不忘学术研究,撰写论文应对疫情困局

面临“武汉新冠病毒肺炎”的肆虐,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均受到强烈冲击,随之而来的新问题层出不穷。为了从基础理论出发找到合理的阐释和解决对策,我校科研人员立足多年的研究基础和专业知识,围绕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文化教育和经济发展等,积极撰写研究型论文并公开发表,代表性成果包括:教育立法研究基地管华教授撰写的《教育治理主体的功能与目的反思——以疫情应对为视角》(刊载于《重庆高教研究》);商学院张夏恒副教授撰写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中小微企业的影响及应对》(刊载于《中国流通经济》);商学院王静教授撰写的《整合资源优势 助力复工复产》(刊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另外,我校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社会政策与社会舆情评价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主编的《社会舆情与社会治理决策参考》在2020年第2期专门做了“‘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专题”的文章约稿,共收到12篇文章,围绕疫情防控下的政策应对和公共事件处理提出了深层次思考和实效性建议。

三、利用媒介积极发声,传播战“疫”正能量

在新冠肺炎迅速传播的严峻形势下,除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创建良好的民“声”环境、理性应对不实信息也是保持社会健康运转的重要方面。我校多名教师立足自身特长和角色,充分利用新闻媒介和自媒体平台,频繁发声,讲理说法,增进了社会各方相互理解,营造了共克时艰的良好舆论氛围。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魏奇教授在《中国网》发表《弘扬伟大中国精神,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一文,倡导大家坚定疫情防控信心;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侯学华教授在《今日头条》发表《中小学“停课不停学”要“一校一策”》一文,为特殊时期的中小学教育工作提供了建设性的建议;社会治理与社会舆情评价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宦佳老师在《社会科学报微信公众号》发表《用“求是”精神理解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开放治理”的必要性——由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处置引起的思考》一文,为促进政府提高治理能力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经济学院刘静副教授与西安交通大学经济金融学院杨利峰讲师联合在《人民论坛网》发表《追根溯源,斩断毒源》一文,对依靠法律手段切断病毒来源做出了合理建议;商学院张夏恒副教授在《人民论坛网》发表《“新冠”疫情对我国物流业的影响及应对建议》等。

四、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助力依法防控和依法维权

随着“新冠”疫情的不断传播,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接踵而来,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处理不当势必影响到国家依法打击疫情期间违法犯罪行为的成效,同时,也会侵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了使“忙在一线”的管理者更好地进行依法管理、“宅在家里”的群众更好地依法维权,我校科研人员主动承担起“法律讲解员”的角色,充分利用专业知识,在不同渠道向大众普及、宣传、讲解法律知识。我校地方政府法治建设研究中心李瑰华教授作《疫情期间依法打击哄抬价格之法律分析》的讲解,通过典型案例,通俗易懂地阐释了如何依法打击哄抬价格和依法维权;医药卫生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邱昭继教授在陕西省司法厅官网详细解读《传染病防治法》,让民众对疫情防控期间采取的各种管理措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同;国际法学院张望平副教授、吕江副教授、王兆平博士、李捷音博士、贺小丽博士分别对新冠疫情爆发后产生的国际贸易和关系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孙江教授接受《法制日报》采访,发出了“用法律将野味带离餐桌”的呼吁,并详细讲解了《野生动物保护法》。

(供稿:科研处)

相关新闻

  • 我校与李沧法院合作共建“智慧枫桥诉源治理研究与教学实践基地”

    8月3日,西北政法大学与李沧法院“智慧枫桥诉源治理研究与教学实践基地”合作共建签约暨揭牌仪式举行,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张荣刚,青岛中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曹波,李沧区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王学青出席仪式,李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刘江主持仪式。   仪式上,张荣刚、曹波和王学青分别致辞。 张荣刚表示,李沧法院积极发挥职能优势,将司法资源延伸至社会治理最末端,为服务保障李沧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双方开展院校合作,要坚持实践为先,加强资源共享,促进司法实践与理论研究良性互动,推动法治实践与法学教育深度融合,合力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共同推进双方工作高质量发展。希望双方合作能开创法院与学校之间合作共建的新模式,走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新路子,结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丰硕成果。 曹波在致辞时说,“枫桥经验”是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面旗帜,是中国特色基层治理智慧的展示,希望李沧法院与西北政法大学围绕发扬“枫桥经验”,聚焦纠纷诉前化解,健全合作机制,畅通交流渠道,推进司法实务与法学教育、法学理论研究的深度衔接,合力打造优势互补、务实合作、共同发展的高质量合作平台,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亮点,为法治青岛培育“理论+实践”的复合型人才,让“枫桥经验”在院校共建合作中走深走实。 王学青表示,西北政法大学被誉为政法人才培养国家队的“五院四系”之一,也是最早开展“枫桥经验”研究的高校之一,深耕社会治理法治研究十余载,李沧法院与西北政法大学的院校合作,是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新要求的鲜活实践,是回应人民群众多元解纷新需求的务实举措,希望双方以此为契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谋发展,在理论科研、审判实践、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等领域不断深化交流与合作,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做出新的贡献。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就智慧法院建设、柔性化解决诉讼纠纷、诉源治理理论与实践的接轨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 我校将以本次合作共建为契机,与李沧法院持续优化资源互通、人才培养、合作研究等方面机制,充分发挥实践基地作用,开辟一条法学院校与法院合作的新路径,携手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法学教育与法学理论研究和法院多元智慧化解基层纠纷的深度衔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律人才。

    2023-08-08
  • 教师发展中心举办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工作坊第二十期——数字化教学转型背景下智慧教学重构设计

    为提升我校教师数字教学能力,提高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智慧教学设计水平,6月30日下午,教师发展中心在长安校区举办第二十期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工作坊。本期工作坊邀请陕西师范大学大学何聚厚教授作题为“数字化教学转型背景下智慧教学重构设计”专题报告,我校30余名青年教师参加了活动。 何聚厚从“数字化教学转型与教师数字素养发展”“以学生为中心混合式教学实现的内涵分析”“基于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混合式教学重构设计”三个层次展开,分别阐述了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构建教学新形态及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教师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重构及混合式教学的形式与架构;智能技术支撑下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及以教学模式创新变革为核心的数字素养发展内涵等核心内容。 在交流研讨环节,何聚厚对我校青年教师提出的关于翻转课堂设计、学生学习能力差异化、数字化资源运用路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等热点难点问题一一作出回应,开展了具体的指导。 青年教师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干货满满的培训活动,更加透彻地理解了国家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导向和要求,更加清晰地意识到了在教学模式创新上存在的不足,特别是对正在发生的数字化教学活动设计要求与教学模式变革有了具象化的理解与认识。 (供稿:教师发展中心)

    2023-07-04
  • 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工作坊第二十期:数字化教学转型背景下智慧教学重构设计

    报告主题: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工作坊第二十期——数字化教学转型背景下智慧教学重构设计 报告人:何聚厚,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举办单位:教师发展中心 报告地点:长安校区校务楼A626培训教室 报告时间:  2023年06月30日14:30至2023年06月30日17:30

    2023-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