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由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主办,湖北省教科文卫体工会承办,武汉理工大学协办的“建功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2023 年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职工气排球比赛于武汉理工大学体育馆举办。经过严格的竞赛规程选拔,我校体育部副教授刘斌受陕西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委员会邀请,作为选手代表陕西参赛。
我校选手将弘扬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严格遵守赛事活动的各项安排、比赛规则和赛场纪律,竭尽所能,发挥出最佳实力。
(供稿:体育部)
近日,在民进第十五届二次主席办公会议上,我校民进支部会员张书友被任命为民进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委员。 张书友系我校法治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法学博士,民进陕西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内部监督委员会委员,负责监督社会法制与环境委员会,联系商洛市会内监督工作,民进西安市第八届委员会社会和法治委员会副主任、开明智库副理事长、社会法治研究专家组召集人,西安市第十五届政协委员、社会法制和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法律与文学,多次赴省内外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宣讲习近平法治思想,全程参与了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改革和考试组织实施工作。已出版专著1部,译著4部,发表论文20余篇,被评为西北政法大学师德先进个人、第六届青年教学名师,曾获陕西高等学校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供稿:党委统战部)
聚焦中国式民主 传导中国人权思想——“中国式民主与人权保障”研讨会召开 本报长沙3月26日电(记者赵嘉伟)由中国人权研究会指导,中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式民主与人权保障”研讨会26日在湖南长沙举办,参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式民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保障的理论与实践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从理论上不断深化我国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论述。 广州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刘志强通过介绍人权整合理论阐释了人权理论的发展方向,提出目前人权研究普遍存在零散化、碎片化的特点,缺乏理论支撑。因此,他建议从系统论、目的场域理论、整合理论等五个维度出发,进行有机的体系化研究,推进中国人权理论体系的建构。 吉林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何志鹏则从中西不同类型的民主发展路径展开,提出民主是一种治理模式,西方的民主体现了非常强的资本主导倾向,而中国式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许多与会专家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内涵和逻辑机理展开分析。北京理工大学科技与人权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齐延平指出,中国式民主来源于中国的近现代史,在中国,民主就是民生,民生就是人权,与西方的民主和人权有根本不同。中国的人权发展靠着使命型政党的引领、国家统筹促建等五大机制,有效回应了当代中国人权发展面临的外部问题。 华东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院长、《法学》杂志主编胡玉鸿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人权底蕴”主题发言。他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极为重要的概念,它丰富了宪法文本之外的人民群众民主权利,同时突出了人民群众民主权利的广泛性、连续性和不间断性。 西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钱锦宇回答了“人权能够为民主做什么”的话题。他认为,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保障参与权的有效行使来实现人民对民主的有效参与,通过参与权的有效保障和其在政治结构中的有效嵌入,有效防止民主的异化。在他看来,我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构建的是一种以公众参与为核心要素的新型民主政治,其内涵和外延与西方的代议制民主存在着不同的表达和实践。在这个意义上,它应当属于人类政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 此外,专家还着重阐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内涵和人权保障优势。广东工业大学法学院院长、特聘教授陈佑武认为,中国式民主不仅是手段,也是目的,是手段和目的的有机结合。中国式民主的本质在于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实现了人的自由和平等的一种新型民主形式。 在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常健看来,与西方选举式民主不同,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更加广泛、直接、具体的民主,能够保障更多的人参与到治理中来,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中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毛俊响认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创新和发展。中国式协商民主是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统一、主体广泛性和内容广泛性的统一、实质平等与程序平等的统一,具有促进政治和谐、提升治理效能、凝聚社会共识、增强人权保障、丰富人类政治文化多样性等多重价值。 中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杨清望表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探讨要立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他认为,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地方立法提供了逻辑基点,是地方立法的逻辑引领。他还提出,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过程中,要加强对民主权利的实践和保障。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为一切爱好自由与进步的人们所向往和追求。”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鲁广锦提出,在长达百余年的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把民主的普遍性原则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为建设一个民主的中国,走出了一条顺应时代潮流、符合本国国情的民主政治发展新道路,丰富发展了人类政治文明多样性,开辟了人类政治文明新境界。 “中国式民主生于中国、长于中国,是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鲁广锦表示,这次会议有来自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实务部门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大家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背景,聚焦中国式民主的深刻内涵和发展路径,在学术话语的转化过程中,以润物细无声的话语传导了中国人权思想。
3月24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 终结结核流行”。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的理念,呼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共同终结结核病的流行,捍卫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我校在长安、雁塔两校区开展了结核病防治系列活动。 3月14日、22日,由党委学工部(学生处)、党委研工部和门诊部牵头,邀请到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护士长刘晓荣和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张燕分别在两校区为我校200余名本科生、研究生及部分教师进行了结核病的防治及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专题讲座,讲座的成功举办对进一步加强我校师生的传染病防控意识具有积极意义。 3月24日,校团委和门诊部牵头,组织部分医护人员和“红十字会”学生社团的同学,在我校开展了结核病及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健康宣教活动。活动通过现场健康咨询、发放宣传资料、设置宣传展板等形式传递健康知识,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在丰富了校园生活的同时,更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了健康,本次系列活动的举办作为预防校园传染病的重要方式,为构建学校健康安全的环境起到良好作用。 (供稿:门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