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学术频道】高见、杨静:守护生态安全 完善生态治理 实现美丽中国

  • 2021年09月23日
  • 光明网-学术频道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作者:高见(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讲师);杨静(西北政法大学中华法系与法治文明研究院研究员)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前往陕西省榆林市考察。在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考察调研时指出,高西沟村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你们坚持不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与时俱进发展农村事业,路子走的是对的。要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自然是生命之母,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山水林田湖草沙不仅给人类提供了生活资料来源,而且给人类提供了生产资料来源。然而在人口数量爆炸、自然资源开采过度、人类活动占主导的当今世界,生态破坏导致的问题给经济安全、国家安全乃至人类安全带来重大挑战。仅以2020年为例,世界各地就发生了新冠肺炎疫情、澳洲山火、东非蝗灾、南极温度突破20度……大自然用它的方式一再警醒人类,发展不能以牺牲自然为代价。这就要求全球各国各地区在治理格局上必须具有全局观、整体观,在发展路线上必须着眼长远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申言之,在追求经济进步的道路上,绝不能肆意损毁生态、以自然资源的使用殆尽为代价单单谋求速度与高度,而应保障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持久,实现久久为功。

在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社会进步的治理道路上,我国深刻把握住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深知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注重发展“绿色经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反复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美丽中国”“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等一系列重要理念,同时一体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

具体来看,过去10年,中国森林资源增长面积超过7000万公顷,居世界首位;全国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到陆域国土面积的18%;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85%的重点野生动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深刻认识到,我国国土辽阔、人员众多、国情复杂,在实现生态安全目标这一道路上,还需继续前行,对生态安全观的认识与践行仍要更加深入。换言之,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仍是各地方需要深刻学习与落实的关键功课。

认识生态安全,要把握生态安全的关键内涵。生态安全作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领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国土安全的重要屏障,是资源安全的重要基础,是政治安全、文化安全、经济安全的基本保障。十九届五中全会将保障生态安全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其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是构建一个具有能够支撑本国生存发展的较为完整、不受威胁的,且具备应对内外重大生态问题能力的生态系统。就具体目标而言,在“十三五”期间成果的基础上,“十四五”新征程中,必须要使得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落实生态安全,要完善生态安全保护治理体制。“十三五”期间,我国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生态安全仍面临许多挑战,如长久以来自然生态面积呈减少趋势、生态系统质量较低、无序开发破坏生态行为屡禁不止、生态安全监管能力稍显不足、生态法律体系仍需完善等问题仍然存在。为应对以上挑战,弥补生态文明建设短板、实现生态文明新目标,我国对症下药、分而治之,频出重大举措,于法治建设、技术支撑、工程落实、舆论宣传等方面多管齐下,具体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相继出台,为打击破坏生态行为提供法律保障;加强监管,建立生态环境安全监管体系,将生态环境状况考核加入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实施责任制;划定并验收生态保护红线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推进传统行业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长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限塑令等禁令;发起全民拒食野味倡议……等等,涵盖多主体、多领域、多层次的具体举措,到目前已经较为完善地共同构成了国家生态治理体制上的安全屏障。下一步,需要因地制宜,对以上举措形成更有可操作性的细化与落实条例,搭建一个由中央指导、地方执行、地区合作、绿色导向的,严丝合缝、全面细致的保护、预防、治理、追责的大生态安全保护体系。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生态治理体系健全的前提下,真正实现生态安全目标,最关键的是全社会主体的生态文明意识增强与生态治理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只有社会与人民都充分意识到生态安全保护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自发在生活中维护生态安全,遵循生态相关保护法规、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监督当地与国家生态安全活动,才能真正构建起完善有效的生态文明体系,建成美丽中国;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才能共同创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相关新闻

  • 中国红十字会的组织体系与治理结构

    2023-10-07
  • 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举办“话中秋,迎国庆,共庆民族大团结”茶话会

    9月29日上午,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在学院会议室举办“话中秋,迎国庆,共庆民族大团结”茶话会。党委统战部、校团委等部门负责人,我校少数民族学生专职辅导员、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少数民族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党委统战部副部长马玲,校团委书记徐京平,国家安全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侯颖怡向全体师生表达了最诚挚的节日问候与美好祝福。 少数民族教师代表穆兴天、斯琴,少数民族学生专职辅导员杨亚男,少数民族学生方静在座谈交流中分别表达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的深刻认识和深切感受。 国家安全学院党委书记李政敏表示,全体师生要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化理论学习,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强化思想建设;弘扬优良传统,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挥专业优势,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活动中,藏族同学扎西曲宗和顿珠次旺表演的锅庄舞向大家展示藏族舞蹈的独特魅力,达斡尔族同学关蔺演唱的歌曲《乌兰巴托的夜》展现了乌兰巴托的优美和广阔。全体师生欢聚一堂,观看了民族团结主题电影《红色土司》,畅谈民族团结,话中秋、迎国庆,共同感受节日的欢乐。 【供稿: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

    2023-10-04
  • 【光明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2023年9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绍兴市考察。他来到枫桥经验陈列馆,重温“枫桥经验”诞生演进历程,了解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发展情况。1963年,浙江绍兴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依靠群众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以“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为主要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枫桥经验”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由基层社会治理的范本上升为党领导人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立足基层、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鲜明特色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一切举世瞩目成就的基石。社会治理的根基在基层、矛盾纠纷发生的场域在基层,“枫桥经验”发挥功能的基础也在基层。实践表明,“枫桥经验”是在社会基层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矛盾和问题的典范。无论是“枫桥经验”,还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其核心价值始终不变,都是以人民为中心,不仅重视加强基层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良好关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实践中发挥聪明才智;也强调党政机关在政策制定与实施、纠纷预防与化解等方面,坚持以人民群众的满意与否作为检视治理成效的根本标尺,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和个人利益、集体利益的协调并重作为成功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考量。因此,新时代“枫桥经验”是紧贴实际、扎根基层的经验,它的制度关怀触及群众生活的细致末梢,它的治理成效成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来源。实际上,正是党正确贯彻群众路线,充分支持群众、信任群众,形成了党群联动、多方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才使得风险预防、矛盾化解、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等具备了有温度、有效率的基层社会基础。 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是新时代“枫桥经验”保持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枫桥经验”形成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于改革开放时期,创新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见证了我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枫桥经验”之所以能够在不同历史时期作出持续性的贡献,除了贯彻群众路线,还在于基层干部群众对大政方针的深刻领会和对成功做法的总结坚持,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制度层面的自觉探索。可以说,新时代“枫桥经验”实现了自律和他律、刚性和柔性、治身和治心、人力和科技相统一。其中,既延续了以人为本、贵和尚中、追求和谐的传统智慧,也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维护合法利益及稳定生活秩序的需要,还探索出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社会治理新路径。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加强党的领导为根本、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为内涵,融合了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中华民族治理智慧、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实践经验,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生动写照,也是平安中国建设、法治中国建设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杰出成果。它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社会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经验,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创造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社会治理方案,也成为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制度的经典样本。 实事求是、创新发展是新时代“枫桥经验”释放治理效能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治理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充分彰显:社会建设全面加强,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发展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就是要在法治轨道上进一步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首先,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活力,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其次,要加强供给能力建设,及时梳理饶有特色、成效显著的社会治理经验和典型做法,提炼总结社会治理规律,鼓励各地在此基础上探索制定基层治理领域地方立法,重视村规民约、社区公约、行业章程等修订与实施,形成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中重点领域有法可依、国家法与民间法衔接互洽的法治秩序。最后,发挥“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的综合治理机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深厚历史底蕴的社会治理文化,让明是非、辨善恶、守诚信、知荣辱的文化观念深入人心,让人民群众在遵守规范的同时,涵养法治意识,加深文化认同,提升道德风尚,促进社会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和标本兼治。 作者:王斌通(西北政法大学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

    2023-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