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用典品读
魏奇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中引经据典,总结过去,展望未来。让我们一起品读其中的金句及其背后的典故。
——舍生取义,守望相助。成语“舍生取义”出自战国·孟轲《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意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中华民族自古热爱生命,更崇尚气节,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魂魄而受到敬仰。而“守望相助”出自《孟子·滕文公上》:“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习近平主席回顾这一年发生的地震、洪水、干旱、山火等自然灾害和一些安全事故,让人揪心,令人难过,但一幕幕舍生取义、守望相助的场景感人至深,英雄的事迹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认为这是“赓续民族精神的中国”。
——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浩然之气。 “浩然之气”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意思是正大刚直的气势。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浩然之气”对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的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出自北宋哲学家张载《正蒙·乾称篇》 :“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后演变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指要成大器,必须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炼。千百年来面对苦难和危机,强者从不畏惧,而是敢于直面现实、接受挑战的人。只有识变求变应变,才能化危机为生机、危机化为转机。
——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出自苏轼的名篇《思治论》:“古之人,有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者,彼独何术?”苏轼提出成功者靠什么制胜这一千古难题并给出:“发之以勇,守之以专,达之以强”的答案。习近平主席进一步引申为“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鼓励大家用奋斗创造奇迹,缔造强大美好的明天的中国。“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彰显的是大国大党的自信,表达的是从容清醒的定力,传递的是埋头苦干的意志。
——积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此句由荀子《劝学》中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化用而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
——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就没有干不成的事、迈不过的坎。 “同舟共济”出自《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若左右手。” 古时,济河水的湍急程度远胜于黄河,人们自然就把横渡济河当成了一件生命攸关的大事。后人把横渡济河时大家齐心协力紧密配合的精神归纳成“同舟共济”。习近平主席正是以此强调“明天的中国,力量源于团结”。“14亿多中国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就没有干不成的事、迈不过的坎”。
(作者系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