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周刊》报道我校深入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经验做法

  • 2023年10月18日
  • 民主与法制周刊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作出了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这是指引新时代中国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纲领性文件,在新中国法学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8月11-13日,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2023年年会“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论坛在西安交通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法学院校、法治实务部门5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张文显指出,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其鲜明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规律、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人类社会法治文明发展规律,阐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21世纪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根本遵循,也是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的科学指南。推动法学教育发展和法学理论研究,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近年来,西北政法大学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学的中心内容和首要任务,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加强教材建设,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会议上,我校教务处处长李大勇介绍了学校的经验做法。

一是出台相关制度,确保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工作有序推进落实落细。2021年制定《西北政法大学教材管理实施办法》,2022年发布《西北政法大学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西北政法大学关于深入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工作方案》,2023年发布《西北政法大学“十四五”本科教材建设规划》,为我校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二是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组建一流的教学团队,丰富教学资源。2021年起,西北政法大学在全国率先成立习近平法治思想教研室,面向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系列讲座14讲,引导学生从指导思想到价值目标、从理论到实践等多个层面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2021年秋季,该课程正式纳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作为法学专业的必修课和其他专业的通识选修主干课,两个学分36课时。2021年5月,学校印发西北政法大学“十四五”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在规划当中明确提出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等课程建设。在法学专业建设和国家级、省级、校级—流课程建设当中,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融入。2021年,我校课程思政中心获评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示范中心,《中国法律史》课程获批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2023年,我校《犯罪学》《行政法学》《综合英语》《民事诉讼法学》等4门课程获批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程、进头脑工作研究”立项为2022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

三是校院合力推广使用“马工程”重点教材。我校严格按照新时代党和国家关于教材工作的指示精神以及教育部、陕西省教育厅的要求,大力推动“马工程”教材的建设和使用。每学期教材委员会根据最新版“马工程”教材清单,逐一核对各学院提交的教材选用申请表,确保“马工程”教材应用尽用。目前,我校使用“马工程”重点教材59种,其中法学类18种、管理类19种、经济类12种、新闻类6种、思政类4种、涉及24个专业88门课程,覆盖近900个班次。“马工程”重点教材对应课程使用率和覆盖率均达到百分之百。同时,加大对教材政策制度的落实与教材规划实施的宣传力度,及时总结宣传各学院的经验成果。

四是多渠道开展师资培训,提升教师运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开展教学工作的意识和能力。2021年,西北政法大学组织全体法学专业教师参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讲堂系列讲座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明确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重点聚焦提升广大教师“三进”方法和思路,多次邀请校外专家开展相关讲座。2022年以来,举行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工作坊20期,引导教师强化“三进”的工作意识,掌握方法,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挖掘提炼课程当中有关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教育元素,实现知识传递和价值引领,从而全面提升我校习近平法治思想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

五是以教学比赛为抓手,提升教师“三进”动力,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在校院两级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和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当中,将“三进”的效果作为重要的指标体系进行要求,教师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行深度挖掘,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组织多届校院两级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和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共产生校级课程思政教学标兵11名、课程思政教学骨干14名、课程思政教学能手25名,完成12门课程思政建设任务,推出14个课程思政典型案例,2022年认定22门课程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及教学团队。学校教师在省级以上课堂教学创新大赛获得奖励16项,其中2022年获国家级课堂创新大赛二等奖一项、省级一等奖一项、优秀奖三项。2023年,学校教师取得国家级课堂创新大赛三等奖一项、陕西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两项。

相关新闻

  •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我校师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引发我校师生热议。 文明生生不息,思想与时俱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和重大工作部署,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 校党委书记孙国华表示,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我们要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以钉钉子精神把各项任务要求落到实处。 “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髓要义,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精神力量的现实需求。”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认为,做好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让“七个着力”落实到位。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燕福民谈道:“要紧密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打造步调一致、协同推进的全员宣传大格局、思政育人大格局。” 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秦音表示,学院将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老延大’优良传统”为引领,以学生党团支部阵地为支撑,落实“七个着力”重要要求,精心组织各类学生活动,在引导学生坚持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上下更大功夫。 民商法学院王丽美副教授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是推动我国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要积极发挥专业和科研平台优势,深入开展文化融合发展研究。” 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的潘璇老师谈道:“作为一名大学老师,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学生。在教学中,要着眼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不断建设好相关课程内容。” 经济学院辅导员李一泽通过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更加深刻认识到传承“老延大”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性。“要充分发挥思政育人功能,将优秀思想文化的种子播撒到每一位学生心田。” 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2021级研究生李哲涵认为,新时代青年学子应该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赓续好红色血脉,传承好红色基因。 “作为一名大学生,要坚定文化自信,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更加鲜明的中国视角,传中国之声音,扬中国之精神,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软实力竞争中脱颖而出。”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22级本科生田睿鑫表示。 “加强党的创新理论的体系化研究和学理化阐释,着力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校长范九利表示,要进一步发挥学科和智库优势,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到培育时代新人的全过程各方面,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循大道,至万里。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西法大师生将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中心、改革创新,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昂扬的精神面貌,在守正创新、开拓进取中展现新气象、迈向新征程。 (供稿:党委宣传部  撰稿:张佼  审核:燕福民)

    2023-10-18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⑧】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方法论意义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的强大思想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就文化建设的诸多根本性问题阐明原则立场、廓清思想认识、明确前进方向,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丰富系统、论述深刻厚重,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切实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根本的思想遵循和科学的方法指引。 坚持正确指导思想与首要政治任务的紧密结合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推动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不论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还是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都离不开正确思想的指导。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历史和实践向世人充分昭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是我们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新的实际出发,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作出了深刻而正确的解答,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对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包括宣传思想文化事业等在内,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和思想指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提供了强大正能量。新时代新征程,百年变局的加速演进与民族复兴的不可逆转相互交织,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新形势下展现新气象、在新任务中实现新作为,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遵循。 文化作为人类的精神生产活动及其产物,是与人们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同时又影响、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推动我国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要同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实践发展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作为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的深入不断丰富发展。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并自觉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不断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伟大进程。 明确切实肩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基本原则 强烈的历史感、时代感和使命担当,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神品质。新时代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和关键的历史节点。越是接近目标,越需要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越需要增强人民力量、振奋民族精神,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从而更好地掌握历史主动。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不仅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而且从理论与实践、历史同现实、国际和国内的结合上,着重强调了建设文化强国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应当遵循的方法论原则,即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 文化自信自强,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之所以如此,就在于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有了文化自信才能实现文化自强。所谓坚定文化自信,简言之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由此,立足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并使之提升为中国理论,绝不一味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照抄外国理论,从而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构成了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也要把文化自信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全面养成昂扬向上的民族风貌和理性平和的民族心态。 开放包容既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只有以开放的姿态和包容的胸怀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才能保持文明的旺盛活力。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每一种文明都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秉持开放包容,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文化强国建设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双重要求,即对内提升先进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对外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决定着要破解长期困扰我们的“古今中西之争”,形成一批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的文明成果。对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对于文化建设而言,守正是确保不迷失自我和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则是为了把握及引领时代。“守正”中的“正”,意指事物的内在规定与本质要求;“创新”中的“新”,意味着事物发展的新的内容及形式。守正与创新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在于守正,守正的目的与路径在于创新。在文化传承发展中坚持守正创新,就是要守好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守住“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牢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在此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这要求新时代文化工作者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实现文化理论创新和文化工作布局的有机统一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品格,在于明体达用、体用贯通。这里的“体”指代本体或思想理论,“用”则意为实践、方法;由此阐明的“体”和“用”关系,就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并且用理论指导实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秉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悠久历史和深远影响的体用论,习近平文化思想既包括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突破,又涵盖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主题鲜明、体系完备、逻辑严密、内容丰富,实现了文化理论创新和文化工作布局的有机统一。 综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的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无论是将文化自信纳入“四个自信”的创造性做法、“九个坚持”对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内在规律的概括、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提出、文化建设方面“十四个强调”的阐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总结、“两个结合”重大意义的揭示、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及其遵循原则的阐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七个着力”目标要求的明确,还是在主持召开文化建设各主要领域工作会议中提出的一系列目标任务、多次主持召开中央会议审议通过一系列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改革发展方面的规划和方案、在全国各地考察各类文化传承发展项目并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在多个重大国际场合阐明对全球文化发展和文明交流互鉴的一系列中国立场与中国方案,都充分彰显着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点。 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重大课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纵览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百年发展中的重要思想、重要方针、重要事件、重要活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并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了强大伟力,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行动指南。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目标任务,围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了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等战略部署。要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新时代党建研究中心理事)

    2023-10-18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⑦】谱写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明确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坚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时代所需、使命所系、群众所盼。 指明前进方向 思想的光芒照亮前行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相互影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应当如何凝心铸魂、把握规律、再谱华章?面对全新历史坐标下的重大命题和时代呼唤,习近平总书记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以坚定的文化自觉、宏阔的历史视野、深远的战略考量,就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并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明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提出“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重大论断……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丰富、论述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重要思想的形成,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也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坚守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为奋力谱写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指明了前进方向。 方向明,思路清。聚焦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紧扣时代脉搏,围绕中心工作,突出问题导向,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出席一系列重要会议、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就一系列根本问题阐明原则立场,廓清认识迷雾,校正工作导向,并对网信、文艺、新闻、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工作、文化传承发展等各个领域进行统筹谋划、分类指导、部署推进,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旗帜指引方向,思想凝聚力量。新时代新征程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必须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胸怀“两个大局”,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站在时代前沿,充分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勇担使命,踔厉奋发,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擘画宏伟蓝图 “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既是中国传统哲学智慧的彰显,也具有丰富的现代意蕴。“体”指本体,即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价值观念、优秀文化,亦指科学的思想理论;“用”指实践,“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彰显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阐明了理论指导实践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化建设理论成果在体系化、学理化方面的最新呈现,既有认识论又有方法论,既有宏观层面的整体指导,又有具体层面的实践路径,充分彰显了这一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点。从2018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以“九个坚持”概括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到党的二十大从五个方面重点部署文化建设工作,再到“七个着力”要求的提出,无不体现出习近平文化思想真理伟力与实践伟力的高度统一。 思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首先,明确了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其次,聚焦了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的文化使命,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再次,指明了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基本遵循原则,即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最后,明确提出了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七个着力”要求,即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概而言之,习近平文化思想内蕴着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理论指引、价值导向与实践路径,为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擘画了宏伟蓝图。 提供行动指南 思想旗帜引领方向,实干笃行开新局。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走前无古人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肩负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的重要职责。重任在肩、使命光荣。当前,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文化在振奋民族精神、维系国家认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迫切需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肩负起职责使命,坚持培元固本与守正创新相统一,必须准确识别、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迈向新天地、实现新跃升。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途上,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该怎样肩负起这一伟大使命?习近平文化思想给出了鲜明的答案。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习近平文化思想高屋建瓴、视野宏大、内涵丰富、精辟深邃,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辉,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坐标轴上,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各项工作落地见效,需要在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工作、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等方面重点发力、同时同向发力,切实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优势转化为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的实践效能。面向未来,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唯有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持续加强学习、研究、阐释,并自觉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才能答好必答题、做好创新题,才能不断增强工作能力本领,提高工作质量效能,才能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奋斗和实践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循大道,至万里。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唯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勇担使命、踔厉奋发,才能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守正创新、开拓进取中展现新气象、迈向新征程、实现新跃升,谱写出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谱写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 (作者系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2023-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