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将所学所悟切实转化为实干实效,教育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从小树立爱国主义情怀,9月16日,国际法学院组织研究生党员前往长安区第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宣讲活动。长安区第六小学副校长强锐、德育主任姚霞及孟杭纳、六年级各班班主任出席活动。
活动伊始,国际法学院研究生梁飞云为大家讲述了九一八事变的背景。他从南满铁路、东方会议、皇姑屯事件为依据揭露了日军挑起战争的原因,并揭示了日本军国主义惨无人道的侵略罪行,并呼吁大家要正视历史事实,不忘血的教训。随后,国际法学院研究生杨延奇通过对靖国神社的介绍向同学们展示了日本对于迫害中国的军官奉为神祇的恶劣行径,反映其对于历史事实的逃避。回望“九一八”,是为了知耻后勇,保持清醒,有助于引导青少年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明辨是非成长成才报国。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强锐在总结发言中表示,青少年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和生力军,党史教育要关注青少年群体,创新学习方式,广泛开展党史诵读,积极举办相关讲座等,引导广大青少年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学史力行。重温抗战岁月,缅怀革命先烈。本次活动营造了浓厚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使青少年感悟先烈精神,立志提升自我,赋予党史学习新内涵,进而为学校持续开展党史教育活动注入活力。今后,两校要进一步搭建好学习交流平台,长期合作,共融共赢。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宣讲进小学活动,是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的生动实践,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今后,学院将继续加强组织领导,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强化党员党性、增强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径,注重工作方法创新,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对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以饱满精神状态和实际工作成效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供稿:国际法学院)